【體路專欄】首先假設上文中報導(按入觀看《坐墊推前5公分 膝蓋微彎30度 騎單車 姿勢對更樂活》網上版)是完全中肯沒有錯誤表達研究團隊的意思,我們才能確定繼續評論這研究結果(因為很多時候因為記者們不是專業學者,又不是車手,不明專業名詞很大機會報導錯誤)另外又很可惜我至今還沒得到原本的研究文章,這裡,我們只能刺激各位學者和車手的思考,沒法辯證對錯。
報導引述只要調校兩個單車上的基本因素:一、座高;二、座位前後 ,就能使騎乘
1)最佳化
2)最持久
3)最省力
4)避免運動傷害
除了在診所日常替車手做治療外,我也經常替公路車的運動員和三鐵運動員做bike fitting。筆者曾經做過大學研究,看車手們的膝蓋行進情況和膝蓋痛的關係。所以十分明暸這研究的難度和可行性。 相教授及其團隊以兩年時間招得45位車手做研究,實在難能可貴,實是亞洲車手們的福氣,尤其是我們亞洲在單車設定相關方面的研究是何其匱乏!
首先說說這報導裡的study variables:
1)最佳化,什麼是最佳化?究竟是最快?功率最易產生?最舒服?不知道。所以這應該是情感上的表達而已,請各位忘記這個不可量度的詞語。
2) 最持久,在平路最持久?斜坡?武嶺?大齒比?小齒比?什麼是最持久?一般運動科學研究Fatigue(疲累)指標是Lactate Threshold,血液含乳酸量和帶氧能力差異,study設計上是否叫車手在5公分後、中、前做踩踏比較?多久?有無量化? 看到報導說研究結果用主觀評估做結果,那即是說根本沒有客觀的用VO2 max等國際常用指標做結果。那study客觀性必被質疑。
3)最省力,用小齒比爬武嶺,就是省力的意思,那麼人體上就是用好少氧氣/力量就可以騎乘特定長度/製造很大的功率就代表省力。這裡跟第二點類似。沒有客觀標準展示,結果可靠性又被質疑。大家看看Mark Cavendish和 Peter Sagan騎乘姿勢的區別,就不言而喻吧!
4)避免運動傷害。噢!這是我的強項咯。如果只調校2個簡單座位因素,然後sample size 45人,study duration 兩年就能知道能夠減低頸痛、腰痛、手腳麻痺、膝蓋痛等等的話,那麼20年前歐美一早應該就完成了這項研究,bike fitting也不需要有太多變數,我的頭髮也不用這麼快就變白了咯。以膝蓋痛為例,實際上是國際研究現在集中在足踏界面foot/pedal ,膝蓋行進 knee tracking上,宏觀地還要看下肢肌肉狀況、核心肌肉發力等因素。相教授這項研究都沒有顧及以上種種因素,很可惜呢!
關於最佳座位高度,由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不斷有單車科學家在討論,一般27~37度,這是沒多大可改變的。 但座位前後,則隨著公路車、山地車、場地車、三鐵車的要求上,有很大區別,有好些歐美單車科學家有超過20年的照顧Professional Rider經驗,提倡給三鐵車,膝蓋比前腳掌超越可以超過120mm,此時,座位的前移有豈止5cm?
因此,這報導我們學習的地方在於:大家別只談不動啦!今個週末,每人手執把手,以這研究的建議去做參考點開始動手試試自己bike fit,如果你屬於一隊車隊,那更好可做比較!10人一起調到一樣的設定,肯定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那到時候就知道如何在這參考點上微調!那不是更好玩嗎?去!騎車吧!記住再來留言跟我討論討論!說不定大家的建議可以讓亞洲單車科學家更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