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2009年這一年,胡泳彤經歷從標槍場上的高峰跌落谷底,當年她以19歲之齡寫下香港標槍紀錄47米22,但之後接連於學界賽和東亞運動會失利,此後她像是從田徑隊裡消失一樣,很少再聽到胡泳彤在香港田徑隊的消息。今天,六年的低潮期終於過去,她已走出陰霾,解開了心裡疑慮。今年四月胡泳彤以48米58更新自己的香港紀錄,並宣佈「胡泳彤,回來了!」,眼前首個目標是下週出發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每一位運動員都曾經歷運動生涯的低潮,關鍵是你選擇如何應對。胡泳彤在09年時曾做出47米22的當時新香港標槍紀錄,但同年不如意事接踵而來,高考失手、學界賽和東亞運失準、手肘傷患,種種原因影響著胡泳彤的心理狀態,標槍成績一直只維持在41米左右,根本未達到原有水平。「香港東亞運當年我得19歲,是那時去過最大型的運動會,看到自己完全跟不上外面水平。那次成績好差,無論我怎努力盡全力也做不好,感覺好無力。」胡泳彤說東亞運比賽完結後,她腦裡是一片空白,只覺得這比賽是一場夢,感覺沒有真實存在過。
即使之後一年高考重考成功入讀香港大學,胡泳彤仍打算過以標槍及她另一強項羽毛球雙線發展,當年入大學目標就是要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但手肘傷患加上心理狀態問題,在標槍上她一直未能做出好成績。「那時候不知道練習是為了甚麼,擲一次槍要睇3、4次物理治療,一痛教練就叫我不用擲。」胡泳彤的名字開始遠離香港標槍壇,但每年仍會看到她在大專田徑賽為港大出賽,她說已沒怎麼練習,失去了追求進步的動力。
雖然胡泳彤口裡說離開標槍場後,在羽毛球場上同樣找到運動滿足感,去年更為港大贏了羽毛球大專盃女子組團體亞軍,但其實心底裡的標槍心結一直沒有解開,這幾年間每當有朋友問起她關於標槍的事,胡泳彤會禁不住流淚,她說是「喊到收唔到聲」那種,她說:「始終有不甘心,當時是自己決定放棄喜歡的運動。」
沒有標槍訓練的大學生活對胡泳彤來說是一個遺憾,但她心裡的不甘心,埋下了她重拾標槍的伏線,這團火更在她大學最後一年時逐點重燃。去年的學界D1田徑賽,德望學校的劉晞庭在標槍決賽擲出47米16,僅差6厘米就可以追平胡泳彤所保持的香港紀錄,這個「47米16」推醒了胡泳彤。加上,去年大學畢業後,胡泳彤考慮到開始工作後,能花在運動的時間必會比讀書時少,對標槍的不捨感覺一下子變得強烈,終於在去年九月決定要再次拾起標槍。
為了解決心理問題,胡泳彤見過心理學家給她建議,改變了在場上的思考模式;教練鄧根來也給她新技術來訓練,結果方法奏效,在處理自我壓力和環境適應上比以前成熟起來。今年四月胡泳彤在香港田徑系列賽打破了自己09年的香港紀錄,擲出48米58,正式向外界說:「胡泳彤,回來了!」
回想這六年,胡泳彤說沒有白過,雖然沒有太多日子站在標槍場上,但她用這段時間更了解自己,更懂得享受能夠擲標槍的日子,放下了昔日外界眼光的包袱,每一槍也是為自己而擲。她感激教練鄧根來沒有放棄她:「由中一在女拔開始跟他,到現在已有13年,我停了練習時他沒說甚麼,到現在也只是說句:『終於有乖乖練習』,他像我爸爸,願意一直無條件地付出。」終於,胡泳彤也趕上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尾班車(畢業一年仍可參加),她會於下週六出發,並以擲出50米為目標,希望再次打破香港紀錄。
後記:
胡泳彤說喜歡擲標槍是因為它像流星,擲出時像流星一樣在天空劃過。我們也常說在流星消逝前許願就會靈驗,我看到的是胡泳彤的願望正一個一個實現,她衝破了心理關口,贏別人不難,最難贏的是自己,胡泳彤正在把心裡的夢想逐個實現,她的標槍前路仍有很遠很長,世大加油!
文、圖:徐嘉怡(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