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大等於肌力大?



體路Sportsroad-授權圖

【體路專欄】以下故事為真實案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某日夜晚,司博特與友人在公園溜達,恰巧看到兩名男子在「尬」單槓,準備一決高下,看誰能拉較多次。

其中,來自紅色角落的是位塊頭極為強大的健美男,光看他魁武的身材,就令人雙腿發軟;藍色角落則是Size較小(我是說體型),手腳敏捷有力的精實小子。

究竟這兩人誰會勝出,讓人感到好奇與期待!

而在開始前,友人就先下注健美男獲勝,光是完全被他的前臂尺圍,嚇得肅然起敬。可是,如果考慮到「肌肉大不一定肌力大」的情況,一切都很難講。

一直以來,肌力就常被認為跟肌肉的大小有密切關係。這是因為肌肉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會隨著運動訓練而增加尺寸與肌力。因此,很容易讓人有「肌肉大、肌力就大」的既定印象。

不過,儘管肌肉大小確實與肌力有關,但這當中所涉及的並不僅止於肌肉大小而已。換句話說,肌肉尺寸僅占部分比例,「神經的適應」之道、「肌纖維的排列方式」,更是不容忽略的部分。

關於神經適應,有研究指出,肌力的增進,未必需要肌肉結構上的改變,但卻不可缺少神經的適應。運動單位的徵召、運動單位被刺激的速率等,都是影響肌力表現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如何加快徵召的速度、影響運動單位受刺激的頻率,就變成神經適應的課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斷地接受新刺激,利用完整動作的訓練,增進神經傳導的敏銳度與肌肉協調的功能,進一步提升肌力。

除了神經傳導與適應,肌纖維本身也與肌肉產生力量有著密切關係。其中可直接檢視地便是肌肉的「羽狀角度」。羽狀角度的定義為:肌肉起點到終點之直線和肌纖維之間所夾的角度。

原則上,角度越大,能產生的力量越小。以二頭肌為例,羽狀角度就是肩胛到橈骨直線與肌肉的夾角。也就是說,如果把二頭肌練大到某種程度(假設趨近90度),力量可能就會相對較小。

這麼一來,或許就能大膽臆測文章開頭提到的健美男,在肌力表現上會不及精實小子。

後來在一番激戰下,精實小子以20:12贏得勝利!其實有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

因為這不僅牽涉到運動神經的適應,或是肌肉本身所帶來的影響;雖然肌肉的大小確實會影響肌力,但身體執行動作的能力,亦會成為決定這場比賽勝負的關鍵。

拉單槓所需要的條件,不止需要肌力;動作執行的協調性、身體活動程度、指揮相關肌肉運動的能力,都是必須列入考量的要素。同樣地,這樣的觀念套用到不同運動,表現一樣無法預測。

20160209-mrsport04

關於肌肉及肌力的關係,就先解釋到這邊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眼光放在專業的健美選手身上,拼命追求小山丘、大塊肌,但卻不知道在健美的領域裡,要養成好看的肌肉線條,背後要付出的苦力有多少,以至於忽略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尤其在健身風氣越來越盛行的今天,司博特認為自己應該先釐清要健身、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偶爾停下腳步聆聽身體的聲音吧!接收能幫助到你的資訊,或許能確實改善你的健身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