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題】記者除了「周身刀」,還要「張張利」,既撰文又影相,更要懂得拍片、甚至後期製作。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第四個上課日,有機會讓學員「磨利刀」。為了準備採訪全港運動會及製作新聞專題短片,兩位經驗豐富的主任導師司徒子文及郭子龍向學員講解攝影及攝錄的理論及基本技巧。
至於怎樣才算是一張「好相」呢?司徒子文認為「沒有故事的相片,就等於沒有靈魂的軀殼。」能說故事的便是好相片。而負責教攝錄製作的郭子龍同樣認為「畫面能說故事」,但要加上旁白、訪問及stand-upper,才算一段完整的新聞故事。
理論課後,導師拉大隊到籃球場實踐。街場文化先到先得,就算學員人多勢眾都一律「無面畀」,全賴工作人員手執「場紙」,一早預訂場地,讓這場一年一度的「「籃球攝影比賽」得以順利舉行。作為一群熱愛體育的年青人,一場籃球賽已令他們為之瘋狂,人人都NBA球星「上身」,同時不忘展現浮誇演技,讓同學有機會拍到有趣相片。
一班「攝影師」亦非常專注,學習如何操作專業攝影機,盡力捕捉每個精彩時刻,部分學員的相片更有專業水準,令導師們眼前一亮。但司徒Sir亦提醒學員,要認清每張相片的主題,不要讓讀者找重點,要利用後期製作「裁出重點」。
下午的課堂重點是「提問及表達技巧」,英語課導師兼香港賽馬會品牌及項目事務部英語顧問編輯Susan Dootson及曼聯足球學校駐港總教練奧拜恩(Christopher O’Brien, OB)攜手炮製英語課,Susan以字正腔圓的廣東話作開場白,教學員「speak better」,並重溫上一堂英文課的發問技巧,為之後的模擬記者會讓學員提問OB準備問題。學員在模擬記者會上充份發揮記者本色,向OB提問他的足球人生和感受,充滿「魔」性的OB,自然流露他對「紅魔鬼」曼聯的忠誠及熱愛,另外有三位學員更向OB「扑咪」,嘗試電視台形式的訪問。
除了記者外,學員對運動評述同樣感興趣,所以計劃導師兼資深評述員李德能帶領學員進行「描述」與「解釋」的練習,為下周的評述課,以及第二階段實習的網上直播作準備。「若然觀眾因為評述員而看比賽,就是出色的評述員。」,體育評述並非「吹水」般簡單。
另外,部份學員獲派採訪曹星如的拳賽,以及運動燃望基金傑出青少年運動員頒頒獎典禮。如欲欣賞他們的作品,歡迎瀏覽以下網址:http://campaign.hkjc.com/ch/junior-reporter/index.aspx。
資料來源: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