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學年登場的電子學界證



【體路專欄】隨著十月來臨,學校工作漸漸重回軌道。平日上課、放學練習、每星期帶隊比賽,一切體育老師相關的責任又再日復日,年復年的不斷重複。外界看似相當沉悶的工作,其實內裡充滿挑戰,值得分享。

今年,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再進一步將部分報名程序電子化,正式把運動員註冊證(簡稱學界證)的註冊程序轉為網上進行。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卻對同業構成重大的壓力。

一向以來,若果要參加任何由學體會主辦的賽事,都需要先替學生向會方註冊成為該學年的運動員,比賽前出示學界證讓裁判核實才能比賽;老師們為學生辦理學界證的程序非常簡便,需要的文件就包括學生近照和身分證副本,如果學生本身持有去年的學界證,就連身分證副本都不需。總之將相片和文件貼在申請表上,然後填寫學生相關資料,最後在適當位置蓋上校印,然後再交由校長或其授權人(一般為體育科主任)簽署,整個註冊已經大致完成。學體會職員會即時核對一切資料,然後可立即批核。

相信有同業也曾有過跟筆者這樣經驗:校隊星期六下午有比賽,有學生於星期五晚上卻發現遺失了學界證。只要準備好所有文件,同業在星期六早上到學體會辦理補證,下午又可如常比賽,問題亦得到解決。辦理每張學界證的費用為十元,即使當下身無分文也不必擔心,因為會方可以在取證時發出繳費通知書,只要該校稍後補交一切費用便可。

進入電子數碼化年代,一切都要改變。幾年前,學體會已經將會員學校的比賽報名程序由紙本表格改為網上處理,老師只要按照各比賽的截止日期前上網辦妥就行。這項改變的好處是確保學校的報名一定可以在截止日前送達學體會;即使在截止日當晚未夠十二時才發現忘記報名,只要時間許可而老師上網「身手」靈活,大概都可以保障學生參與比賽的權利。

會方於今年更進一步把學界證的註冊程序轉為網上進行,而為了令註冊程序順利進行,會方早於上學年年中開始部署。先邀請全港大概五十多間中小學試用系統,然後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舉辦多場簡介會,收集同業們的意見,不斷改善網上註冊的方法。

當一向習以為常的方式突然需要轉變,的確會令人感到無所適從,尤其像筆者這樣的「中佬」,面對著原本的工作電子化,多少都有被「欺凌」的感覺。於是,在幾次的簡介會中,部份同業都提出對電子學界證抱有懷疑,甚或抗拒的態度。例如擔心上載學生身份證時會有黑客從中竊取個人資料;又或者擔心當校長不在學校,卻急於做學界證,因而出現延誤情況;再或者比較從前學體會可以即日取證,但現在卻要四個工作天才可以取證,令老師增加壓力之類……

無論如何,九月開始電子學界證正式登場。以筆者經驗而言,首周的工序的確比較花費時間去摸索,尤其在上載學生相片、身份證及輸入學生資料時,所花的時間的確比以往多。幾經艱苦完成首批申請,再呈送予學體會,然後期待會方批核……最後獲得批核的當然份外雀躍;但遇上個別學生的申請被拒絕了,卻感到非常沮喪。而被拒的原因不外乎「相片色調太暗」、「個別資料輸入錯誤」等等。累積幾次經驗後,筆者目前也尚算順利,至今已替百多位學生成功做證。

學界比賽期間跟幾位本區同業聊天,他們在面對電子化的轉變時不感困難,因為除了體育老師有必要參與外,校內幾位電腦科同事更願意傾力協助,團隊精神頓時展現。當然,並非所有同業的校情都是同樣幸運,大概如同筆者一樣,只由幾位體育老師處理;但只要退一步思考,此時此刻仍然讓筆者有機會學習新的技能也不失為壞事,況且不斷替學生辦理證件,經驗就不斷累積,獲益始終是自己;而能夠解決問題,克服挑戰,是我們體育人天生的性格。

學界證電子化目前只在於把資料輸入,學體會仍然需要印製「實體證件」予學生持有,然後在比賽時供裁判核對。假如有一天可以做到比賽前裁判只需要透過電子器材,瀏覽網上資料核對學生身份,智慧城市的模樣就真的體現於學界層面吧了,各位體育有心人,大家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