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舞動體育課

【體路 x Junior】香港學校體育課程多元化,同業除了會教授傳統項目外,近年更引入不少新興運動,目前旨在讓學生從少培養喜愛運動習慣,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然而,有些項目雖說是傳統,卻普遍在學校不太流行,尤其在中學的課程裡,其中體育舞蹈課可算是明顯例子。

【體路專欄】籃球一小步 學界一大步

【體路 x Junior】這兩年多以來在新冠肺炎肆虐之下,學界賽事近乎停擺;可幸踏入今年初夏之際,疫情稍為緩和,部份比賽項目可以在政府防疫條件下能夠逐步恢復,其中「全港中學校際三人籃球馬拉松賽」終於在7月順利完成。主辦單位固然鬆一口氣,至於全港學生們亦趁這機會上了一課精彩的三人籃球實體課。

【體路專欄】給準體育人見工竅門2.0

【體路專欄】筆者曾在兩年前專欄裡分享過一些在職場上尋覓教席工作心得,當中主要提及撰寫求職信技巧,以及在教學模式改變下,如何突圍而出表現自己,從而增加被取錄機會。雖說這只不過是皮毛功夫,但能夠認真謹慎處理,相信總會獲得別人欣賞。今次,筆者嘗試分享當收到學校通知後,如何裝備自己?

【體路專欄】復課後,校園體育的幾個可能

【體路專欄】無人可以預計到,這次疫情竟然會持續了兩年多而久久不散。原本以為可以像十九年前「沙士」一樣在短時間消失,但隨著它不斷變種,我們的生活就猶如坐過山車,與一波接一波的疫情伴隨。由打一針(疫苗)變兩針再接第三針(甚至….)

【體路專欄】從書介變成與超馬運動員對談

【體路專欄】教育界一向認同閱讀有助提昇學生學習能力,是一個低投入高效益的學習方法;從官方文件中亦明確指出「從閱讀中學習」是課程改革的四個關鍵項目之一。全港中小學縱然每年都有不同的發展主題,但校內不同科組推動閱讀活動卻是不可或缺的項目。

【體路專欄】大賽後現象

【體路專欄】今年夏天,香港人集體經歷了一個「運動季節」。由奧運到殘奧,再到全國運動會;香港運動員的拚搏精神,透過螢光幕一一呈現出來,亦受到大家關注目,市民忽然「撐起港隊」;另一方面,有賴於社交媒體急速發展,加上電子傳媒不斷追蹤港隊賽事,甚至直播部份比賽,香港運動員似乎越來越受重視。

【體路專欄】除了奪牌精英之外……

【體路專欄】相比起過去幾屆奧運會,今屆賽事肯定較受香港人關注。一方面因為得到政府慷慨,突然買下奧運轉播權,於是幾間電視台都可以及時參與直播,各自在不同頻道製作奧運節目,以往一些對香港人較為冷門的項目如水球、摔跤等都有機會從直播中欣賞;另一方面當然因為比賽地點是與香港只有一小時時差的東京,欣賞直播亦不用晝夜顛倒。

【體路專欄】將運動帶到光影文字之上

【體路專欄】這個學年隨著疫情發展,學生雖然有部份日子終可以回校上課,但基於防疫安全指引下,許多活動仍然無奈煞停。學生「有幸」回校上課卻不能活動,校園生活難免變得單調乏味。為了彌補他們生活片段,同業們都費盡心思,在有限條件下創造不同類型的活動,務求令年輕人不至於在過去一年經歷「清零」。

【體路專欄】一齣勵志的戲

【體路專欄】近日在好友誠意推薦下,筆者與同事們在幾間之內組織了一次電影欣賞活動,並安排了五、六十位學生到附近一間戲院,以包場方式欣賞電影《二次人生》,這是一齣以跑步為題材,描述師生情誼的本地創作。

【Junior・專訪】不一樣的開學禮 — 老師篇(一)

【體路 X Junior】大寒、立春、夏至、大暑、立秋……2020年24節氣經過三分二,疫情仍然籠罩香港。我們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學習應對幾波疫情,然後努力與病毒共存,嘗試扭轉被打亂的生活,有些事情卻已無法輕易回復原貌。2020/2021學年的開學與以往都不一樣。沒有吊腳的校服褲,沒有不及膝的校服裙,沒有親手遞交的暑期作業,沒有興致勃勃地談論今年學界賽。新學年透過視像通訊軟件展開,螢幕上的同學各有不同背景;老師或人在課室,卻面向空無一人的座位。新學年伊始,由體育老師張勇談談今年不一樣的開學禮。

【體路專欄】疫是危機 亦是契機

【體路專欄】暑假過後,新型肺炎確診數字明顯回落,市民逐步恢復如常作息規律。教育局因而宣佈九月下旬開始對中、小學及幼稚園實施分階段復課,學生終可重返校園,與老師一起重拾「有溫度」的面授實體課堂。

【體路專欄】體育人年度專業發展日

【體路專欄】稍為有點教學年資的同業,大概對「體育教師暑期學校」都不會陌生。這是一年一度讓體育老師聚首一堂,彼此學習、分享和交流的專業發展活動。事實上,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教育署(即教育局前身)一批前輩都在每年六、七月之間籌辦這個學習活動,及後因當時部門架構重組而曾停辦數年,可幸得到熱心同業大力推動,踏入千禧後再次組織起來,依然深受體育老師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