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偲泳:藝人與排球員的兩個身分



【體路專訪】鏡頭前的她,是個神婆、待嫁少女和孕婦。不過鏡頭後,她是一位香港女子排球乙組的球員。楊偲泳(Renci)這個名字,你或許在網絡上見過很多次,但除了演戲,她也想你們知道她的排球故事。

這會由一套關於沙灘排球的電視劇說起,「當年看完劇覺得打排球的女孩很有型,升中之後便加入了校隊。」一個小小的理由,變成了維持12年的習慣。Renci與排球有一種特別的緣份,「我由小到大都是3分鐘熱度,學鋼琴、柔道都學不過3個月,唯獨是排球,那陣子真的很沉迷。」Renci口中的沉迷,是因為她中一那年與師姐們一起摘下學界A Grade亞軍後,師姐們之後都畢業離校,排球隊不夠人,Renci連不太懂打球的同學都找來,為了湊夠人數繼續打,也想嘗試與新隊友在學界拼搏。儘管之後中學時代都再與獎牌無緣,但這段排球日子仍然讓她回味。

到現在連中學師姐都放下了排球,Renci亦要應付演藝生涯忙碌顛倒的作息時間,但這份熱血依然在她身上一直流著,在Renci的instagram就不時見到她與匯青隊友的合照。

Renci現在是香港女子排球乙組球隊匯青球員,於兩年多前加入,因本身球隊解散而到過不同的球隊跟操,最後遇上了匯青,她謂一直感激隊友對她工作的包容。因為藝人的工作時間表與「恆常」談不上關係,每次匯青的恆常練習,Renci都要到最後一刻才知能否出席。而每次球隊內的分工,如練習後負責帶走排球,Renci都未能做到。「因為工作不容許我帶著一袋排球四處走,也怕最後不能出席令大家沒球練習。」但只要是能出席的日子,Renci還是會100%投入訓練,即使訓練體育館在天水圍,每次工作後「遠赴」天水圍,練習後再回去東區的家,她笑說:「像去一次台灣的距離。」她也不會說半句辛苦。

訪問中感受得到Renci對排球的熱愛,但身高只有1米62沒想過當全職運動員,她笑謂:「如果我有1米8的話,會考慮的!」雖然自己沒有職業球員夢,但她慶幸身邊的排球朋友陳志威、陳獻略和楊秀美都成功外闖,在韓國和泰國實現自己的夢想,代表著香港為排球而奮鬥。「Henry(陳獻略)有告訴過我在泰國適應不容易,香港排球員真的很厲害。」

常說傷病是運動員的朋友,總會伴隨左右,Renci也試過受傷,更從中有所得著。5年多前一次在花墟球場的練習,「跳起再著地聽到『格』一聲,立即攤在地上連眼水都湧出來。」右腳踝骨裂讓Renci有一段日子不能打排球。3個月後,正當她以為已痊癒準備好落場再戰時,在球場上右腳踝再次響起聲音,「這次是那條骨上的裂痕整個拉開了,可說是人生最痛的一次。」那一下骨裂的聲音Renci至今仍然記著,那怕只是電影中的特效聲響,她有時也會怕,但她同樣說「只要踏上場就不會就住打」。這是排球教曉她的事,受過傷要更堅強,「排球教會我堅持,現在工作也同樣,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就算是打後備都要隨時做好上陣準備。誰知哪天王家衛導演會出現在我眼前,工作上我也要隨時Ready。」

如今是一位全職藝人,但不時心繫排球,更想透過藝人身分為排球做點事。「早前香港有棒球電影《點五步》,又有《空手道》,熱血的運動電影能引起很多人共鳴,但為何排球還沒有呢?」Renci希望未來會有機會出現屬於香港的排球電影。她又想透過自己為排球發聲,例如想保留當天訪問場地摩頓台排球場。政府於早年提出拆卸摩頓台改建為社區中心,並於前年在立法會通過該項目,更於年初批出1億撥款,但引來眾多排球愛好者反對,包括Renci。「摩頓台是我由細到大打排球的地方,室外排球場已經少,如果拆掉,我們還可以去哪?」

排球,除了是Renci喜愛的運動,也是她的「避風塘」:「初入行時會擔心很多事情,擔心自己做得不好或做錯。但每次站在球場上,就只會想著怎樣打好每一球,得以暫時放下工作,現在也會特別珍惜能打球的時間。」縱然匯青目前不算是乙組的前列球隊,但Renci仍是想在球場上努力,不受騷擾,靜靜地專注打每場比賽。

或許未來有天,會有一齣關於排球的香港電影,當中除了見到排球員的身影外,還有「楊偲泳」這個名字。

圖:徐嘉怡、麥景智
文:麥景智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