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你睇咗未?



圖:體路資料庫

【讀者投稿】今屆雅加達亞運,香港隊眾運動員給予大家不同驚喜;包括個人奪得兩金一銀的單車代表李慧詩,分別奪得單打及團體賽冠軍的壁球男女子隊,帶領七人欖球衝破亞軍宿命、奪金而回的香港欖球隊等等。港隊今屆共奪8金18銀20銅共46面獎牌,金牌數目超越上屆仁川亞運會,數目更是歷屆之冠。

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山竹襲港翌日,仍出席香港亞運隊歡迎儀式 ,重申對體育界的支持,並表示政府最近已宣布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注資60億港元,為精英運動提供更強支援。

現時政府每年投資到精英體育的資源一年比一年多,香港運動員的大型運動會成績亦越來越好,行政長官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相信亦會提到對香港體育發展的願景。但有幾多香港人能看到這批香港代表在場上拼搏的實況?

巿民付費才能觀賞港隊作賽並不合理

今屆亞運在開幕前最後階段,一度出現的電視播映權,有意見提出希望政府考慮購買播映權,讓巿民能夠至少在電視畫面的另一邊打氣。政府以不干預商業運作為由,對建議有保留,而今屆亞運播映權最終由有線電視奪得,政府又過一關,公眾亦再無跟進相關問題。

政府每年都在精英體育項目投資相當可觀的公帑,公帑來自巿民,而大部份香港巿民都相當支持港隊代表,當他們在外比賽,香港巿民要向私人機構付費才能看到代表們在國際大型運動會上與其他健兒角逐,事件本身並不合理。可能有人提出,即使觀看英超或西甲等足球賽事,亦需要付出月費。但兩者並不能比較,因為英超西甲並無香港代表隊。

圖:體路資料庫

香港東亞運曾經有聯播經驗

特區政府早前回應購買亞運播映權問題時,提到不希望干預電視台商業運作。但是香港已經嘗試作相關舉動;2009年香港東亞運期間,由於是本港首次舉辦大型運動會,所以政府將播映權給予本港幾間電視台播映,希望巿民都能夠看到賽事情況。當中香港足球隊擊敗日本奪得金牌的一場賽事,幾個電視台都有直播,有關賽事亦因為能讓大部份巿民觀賞,當時為香港帶來的凝聚力以及對香港運動員的支持,亦一時無倆。再者,香港運動員亦相當希望能夠有更多巿民能夠看到賽事過程,對他們的心理支持,亦會較大。

在處理亞運以至奧運的轉播權,政府亦可利用類似模式,將競投回來的轉播權,轉賣給不同的電視台,各自選取項目播放。現時包括無綫電視、奇妙電視、ViuTV以至香港電台都有免費數碼廣播頻道,各自可以製作自己的體育節目,在良性競爭之下,得益的必然是觀眾。

成本方面,雖然有線電視並無公布最終動用的資金,但相對香港投入精英體育的投資,肯定是一個小數目。康文署兩年前於里約奧運期間動用500萬,在室內運動場播放奧運,最終只有極少數巿民到場參與,期間更被人發現只播放舊有賽事,後來才作出修正。相對來說,政府直接購買播映權分售給不同電視台,做法定必更具成效及獲得支持。

另外,播放體育運動會亦會帶來收入,電視台相信會願意投入一定資源購買播映權,而由幾間電視台分擔相關費用,定必比互相競爭而單獨投得更為低廉,政府亦可就有關做法,向幾間電視台溝通及諮詢,定出更合理的做法。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多年前曾經提出,政府應該動用公帑讓巿民看到大型體育賽事,當時得到包括工聯會的陳婉嫻議員亦表示支持 ,反映有關關建議獲得跨黨派支持。

圖:體路資料庫

大型運動會播映權同時影響巿民知情權

大型運動會的播映權問題,更涉及不同電子傳媒的採訪權;巿民大眾未必能夠意識到,運動會的播映權一般都會連同賽事的採訪權一同出售,例如有線電視奪得應屆亞運的播映權,他們就能派出記者到場拍攝及採訪,至於其他電子傳媒,就只能夠在受限制的情況下參與,例如不能帶同攝影器材入場。相關做法令電視台只能夠向擁有版權的有線電視借用片段使用,亦不能有記者在場內採訪,產生的問題包括;有關報道只能夠跟隨個別電子傳媒的喜好及決定,由於一間電視台因為人心所限能夠採訪的項目亦有受到限制,變相影響巿民知情權。對於香港電子傳媒以至香港巿民,都並不合理。

現時距離東京奧運開幕不足兩年,在香港運動員水平日益進步的情況下,能夠在奧運再奪獎牌,相信只是時間問題。相信香港人都認為,我們的運動員完全值得香港觀眾隔著電視屏幕給予掌聲和支持。政府是否仍然要保持「不干預商業運作」為藉口,拒絕考慮以至研究政府購買大型運動會播映權的可行性,相信自有公論。

文:七號仔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