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香港劍擊代表顏冠一網誌:常見劍擊謬誤



新年快樂!祝各位「體路」訪客身體健康!事事順利!亦祝願各位運動員在蛇年步步高升!於各大比賽旗開得勝!為港爭光!

劍擊 - 往往給人一個神秘及深不可測的印象。亦因為這樣,衍生出很多對這項運動的誤解。本人曾是一位全職劍擊運動員,在這十多年的運動生涯裡,我見盡這些別人對劍擊的誤解。所以希望在這裡盡一己責任,讓更多人認識及了解這個看似遙不可及,實質老少咸宜的運動。

首先,劍擊 (Fencing) 可分三個劍種:花劍 (Foil) 、重劍 (Epee) 與佩劍 (Sabre) 。

securedownload

經常聽到身邊的人問:「你係咪玩『耍劍』㗎?」
也會有人以「篤篤篤」,和「撩吓撩吓」來形容,應有盡有,啼笑皆非。
其實,西洋劍在香港稱為「劍擊」,國內則稱之為「擊劍」。其他甚麼劍道劍術劍藝,都不是劍擊的正式名稱。

亦有不少人曾經問我:「拮頭會唔會高分啲?」
首先 ,他們所謂的「拮」,正式來說叫「刺」。
其次 ,雖然三個劍種都有不同的得分部位,但所有得分部位都是得一分;刺中不同部位不會有不同得分。

image
另外,劍擊器材亦有值得向大家說明的地方。

戴在頭上用來保護頭部的,正式名稱是「面罩」(Mask) ,不是「頭盔」(Helmet) ;亦不是頭套或「嗰頂帽」。
穿在身上的白色長袖衣服和及膝褲子,是「保護服」(Uniform) ,在香港俗稱「U」。例:「有無見過我套U?」
其他主要器材還有手套 (Glove) ,長襪 (Socks) ,和劍擊鞋 (Fencing Shoes,國內稱為擊劍鞋) 。

而在劍擊比賽中,劍手們比賽的場地,就是長14米,闊1.5至2米的「劍道」(Piste) 。

securedownload (1)
亦有人會覺得劍擊很危險,怕會被刺傷甚至刺穿保護服。其實這都是大錯特錯的誤解。

根據國際劍擊聯會 (FIE) 的規定,一般面罩的圍兜 (Bib, 下圖白色部份) 的抵抗力必須有最小350牛頓力 (Newton Force;大概36公斤);而網孔 (Mesh, 下圖黑色部份) 則必須能承受最小12公斤的撞擊力。國際比賽用的面罩規格就更加嚴謹,圍兜必須有最小1600牛頓力(大概163公斤) 的抵抗力;網孔則必須能承受最小24公斤的撞擊力;且一定要經過國際劍擊聯會認證。

securedownload (2)

保護服方面,一般的必須最小要有350牛頓力 (大概36公斤) 的抵抗力;而國際比賽用保護服則必須能承受800牛頓力 (大概82公斤) 。除了保護服外,所有比賽都規定運動員一定要在保護服裡面穿一件「背心」(Under Plastron) ,以加強保護;而規格則與保護服一樣。

以上我所提及的器材規格,都是達到歐合格認證 (CE) 的要求,無論是歐或者國產器材,也須要嚴格遵守同樣的認證規格。所以各位如果曾經因為安全考慮而放棄學習 (或讓子女學習) 劍擊的話,現在大可以放心啦!
USA Soars to Bronze Medal Match with Russia

有了以上的資訊,大家已經初步認識到劍擊最基本的知識了。日後如果有人問起關於劍擊的簡單問題,大家就可以「拋吓書包」,應付自如了!(如果到時候忘記了,就再上來看看這篇網誌,溫習溫習吧!) 至於劍擊的歷史與發展,及如何分辨花劍、重劍與佩劍的玩法?下一篇網誌開始,我會連續數篇簡單易明的為大家講解。大家記住留意喇!

 

前香港劍擊代表
顏冠一
2013年2月20日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