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隨住年紀漸大,加上工作繁忙,體能漸漸大不如前,以前在籃球場死拼半天No Problem,今天全力跑半節便需休息半天;以前像豬一樣的速度,今時今日淪為龜一樣的速度;以前自以為擁有流川楓的身型,到今天也不得不承認正在邁向安西老師的身材;以前一眾球友連阿媽的命令也不管,拼命流連在籃球場上,今時今日卻敵不過老婆/女友的溫柔鄉(別稱:無間地獄)…
如果你有上遇上同樣的困境,你不得不感嘆,自己的籃球生命正在倒數中。
不過幸好,在近年業餘籃球聯賽開得成行成市下,終於有一個平台讓老朋友抽空聚聚舊。現時報名參加一個籃球聯賽的費用,視乎地區及聯賽規模也有不同,一般由5,000元至7,000元起,在三個月內打7場至10場比賽,大約10日至兩星期便有一場比賽。
幾天前一位波友問道:「為何會有這麼多業餘聯賽興起,是否好好賺?」,兩個人隨即發揮解謎本色,一起計數!
假設以全港最大型的籃球聯賽計數,每季約196隊參加-
每季營運收入:196隊 X 7,000元=137.2萬元
每季賽事場數:756場*
(*此場數是以每組有7隊競逐,常規賽以單巡環作賽,另外6場季後賽淘汰賽,即每組合共有27場賽事,再乘28組得出。)
每場成本(包括場租、兩名球證、三位助手、一位攝影師、一位拍片員):約1,500元
每季總成本:113.4萬元(756場 X 1,500元)
每季利潤:23.8萬元
每年利潤:95.2萬元
看到這裡,我和波友都「嘩」一聲,原來業餘籃球這麼好賺,可以一年內做百萬富翁,不如辭工全力去搞比賽了!
但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上述開支還未計算開業成本(如成立及設計籃球網站、購買攝影器才,計分牌等)、每季購買獎牌獎盃的費用、每年利得稅等等,七除八扣下每年利潤又少十多萬。
如果是一個人每年賺80萬當然很不錯啦,但假設這間舉辦業餘聯賽的公司擁有5個股東,每人月薪也僅為萬三元左右,人工比洗碗工更低!而且上面的例子已經是以最大型規模來計算,其他中小型籃球聯賽每年利潤未必超過80萬!
為增加更多收入,現時不少舉辦籃球聯賽的公司也會拓展至其他球類比賽(如足球、排球等),甚至推出針對小朋友的籃球訓練班,誰說籃球人沒有商業頭腦?
(由於沒有正式的財務表格,上述全屬口水數,有錯請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