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本地長跑界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2019」圓滿結束,7萬4千位參賽跑手帶著不同故事、不同信念上陣,有人期望突破個人最佳時間,有人志在享受跑步樂趣,其中來自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的教練、物理治療師及義工組織香港殘奧之友成員等,就期望透過行動來支持殘疾運動,為運動員打打氣。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自2014年起獲得渣打銀行及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的鼎力支持,成功舉辦五屆「齊撐殘奧精英」籌款活動,為運動員的恆常訓練、備戰大型綜合運動會及推廣殘疾人士體育運動籌募經費。一眾教練、物理治療師及香港殘奧之友成員於今屆活動中,聯同22間支持機構及團體共264名參加者,參與渣打香港馬拉松十公里、半馬拉松及馬拉松賽事,身體力行支持香港殘疾運動員再創佳績。另外,活動共設五個獎項予十公里賽事參加者,包括團體、女子組個人、男子組個人、破時間紀錄及最高個人籌款獎項。頒獎禮將於3月1日晚上香港殘奧會己亥年春節聯歡晚宴期間舉行。

今年有份參與渣馬的包括香港殘奧會硬地滾球教練李榮傑Jet,以約1小時順利完成十公里的他直言高興:「自己有一段時間未跑過十公里,今次換角色幫香港殘奧會籌款,不像平日比賽的競賽性質,感覺更開心。」他期望自己身體力行支持殘疾運動員外,亦指跑步及殘疾運動員同樣都應抱著自強不息、搏盡無悔的精神。至於在去年印尼2018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與擔任助手的Jet一同奪得BC3級個人賽銅牌及雙人賽金牌的何宛淇,雖然未能親身上場參與渣馬,但仍現身香港殘奧會攤位,為一眾齊撐殘奧精英跑手打氣,以表答謝。宛淇亦指馬拉松及殘疾人運動共通點是堅持的精神:「跑步感到疲倦或會遇上身體不適,就像我們比賽面對困難會感到沮喪,兩者同樣要靠堅持去渡過。」
硬地滾球教練劉煒麒及殘疾人草地滾球教練鍾明生亦一同出戰十公里賽,兩人皆以50餘分鐘跑畢,今次參賽除了籌款支持殘疾運動員外,亦期望以身作則:「希望藉此告訴運動員,大家都要不斷進步;同時鍛鍊自己作一個好榜樣,盼望來年更多殘疾運動員及教練一同參與。」一眾教練中跑得最長的是殘疾人保齡球教練梁悅明,Ming Sir過往曾參加十公里項目,為支持「齊撐殘奧精英」籌款活動而於3年前開始轉戰半馬,今年以2小時多完成的他指:「殘疾運動員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努力去投身自己熱愛的運動,希望能夠帶出這個訊息,讓更多人成為他們的支持。」

支持殘疾運動員的還有不少無名英雄,包括香港殘奧之友小組委員會主席高國威博士及香港殘奧會物理治療師謝兆翔,前者為殘疾人乒乓球運動員高行易的父親,今次代表殘奧之友跑十公里,為籌款出一分力外亦希望鼓勵更多年輕的殘奧之友參與支持。謝兆翔則跳出過往在香港殘奧會攤位內為跑手按摩的角色,親自上場參與感覺大不同,「沿路見到不少穿著『齊撐殘奧精英』T-Shirt的跑手,亦有殘疾跑手穿戴義肢跑步,兩者都令我更添動力,跑得更快。」


今屆渣馬賽事已順利完成,不過善心人士仍能繼續捐款支持殘疾運動員,活動籌得款項將用於運動員的恆常訓練、備戰東京2020殘奧運,以及推廣殘疾人士體育運動。詳情可瀏覽活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