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利經歷球圈半世紀 執教小球員學會更多



【體路專訪】事物總有兩面,正因為有兩面,事物才會豐富多彩。就如理性與知性如光影相隨,一件事情要從各種角度看,只看自身角度那就太封閉,要學曉這道理就要放下。巴貝利(Tim Bredbury),由當年香港足球明星到球會主教,再到今天傑志青訓教練。走過高山低谷,歷盡球圈半世紀,由執教職業球員到如今由小球員開始。貌似一切在變,但巴貝利那顆心從沒變。

巴貝利曾執教多支香港球隊流浪、晨曦、大埔,但合作關係總是不能長久,「以往自己想法有點幼稚,又或自己心態對不同球會未準備好。他們期望與自己想法存在差異,因此出現問題。」巴貝利今天學會和而不同,但他沒有再執教職業球隊,反而主力於青少年與小朋友球員的發展,「現在教小朋友,有些真是第一次踢波,要由『掃把腳』開始教。」雖然無以往職業隊壓力,但不代表巴貝利鬆懈下來,他分享一切重頭做起使他反思更多。

「接觸青少年球員甚至小朋友更易看到,香港球員最缺乏是心智(mentality)。態度取決高度,90%都在心智。」巴貝利深信技術、戰術,甚至隊型一切都可以教,但心智是自小發展。「父母認為小朋友讀書就要放棄運動,但體學相長,運動與學習是相輔相成。」巴貝利打趣地說希望「捉」些資優生來學踢波,用真實例子打動香港這個社會。

現今教練這職權,巴貝利認為很多球會缺乏耐性,「例如利物浦今年氣勢強勁,有機會問鼎冠軍。事實這已是高普上任的第四年,上任初期戰績也不樂觀,但利物浦給予耐性換來今年的機會。」巴貝利認為這就是勁旅與弱旅的分別,強的球會給教練空間、信心與時間,使教練能運籌帷幄;相反,弱旅只看重眼前成績,短視地急功近利,換來球會不健康而積弱。對於南華降班,巴貝利感觸良多,認為做教練一定要帶領球隊有長遠展望,不是來做Babysitting。

GMF Sports Academy是巴貝利最新動向,負責當中足球項目,「GMF是美國歷史悠久的運動學校,有多方面不同運動,不時舉辦外國交流等運動計劃。」巴貝利認為交流對小朋友有多方面得著,不論處事能力、情緒控制、代人接物當然還有專項運動項目提升,小朋友永遠是社會棟樑未來的希望,巴貝利亦視訓練小朋友為一種挑戰。

昔日的港隊射手,到今天依然留在球圏展現他美麗的翅膀,活用他的經驗與知識,像蝴蝶一樣生氣勃勃地飛舞並活在當下,為香港足球培訓新一代。

展望未來,巴貝利認為足球員外流是大趨勢,視野不應再局限於彈丸之地,「中國球迷多而廣,足球人口比例相對香港更多,中超崛起亦不容置疑。」香港要提升足球實力與國內接軌是可取的方法,而且對本土球員,收入也更可觀。

巴貝利(Tim Bredbury)小檔案

55歲,在香港出生的英國人,退役香港足球運動員。曾在利物浦任職業學徒,於1980至1990年代是香港足球代表隊的主力前鋒,兩次奪得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神射手及6次當選香港足球明星選舉最佳十一人。退役後曾執教流浪、晨曦、和富大埔和大中等。現為傑志青訓學院副總監、傑志U14主教練及GMF Sports Academy足球教練。

文、圖:黃梓(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