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年初時讀當代哲學家兼認知科學家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直覺泵和其他思考工具》,書中有大量關於進化論的思考。當代進化論認為決定人類/事物演化的除了與生俱來的生物基因,還有世代相傳的文化模因。這讓我馬上聯想到了「正念」的演化。正念,源自於東方佛教思想,近代發展受益于南傳佛教的禪修,而現代盛行則歸功於西方心理學的提煉,如今重返東方大地,我們又將如何傳承與發展?
經典進化論思想認為演化沒有目的,好東西也無設計。佛教從遠古的誕生到現代佛學的發展是一個文化模因的自發演化過程。而現代「正念」的崛起,我的理解就是一種東方信仰,憑藉自身複製過程中與西方文化的差異性而出現新的生存適應。在欣喜地看到當前的正念給人們帶來種種益處的同時,也在思考為在演化中提高適應度而需要進一步傳承的東方文化元素。比如,「覺悟」與「無我」就是我們文化中的基因表達,作為中國人,我直覺地覺察到它們與正念息息相關。然而它們並不存在於當前任何一個流行的正念療法/訓練系統內,或許是我們還未開啟它們?或者我們可以順勢推它們進入正念演化進程?
在本手冊修訂版裡(預期2020年年初出版),我們進一步嘗試將覺悟融入正念訓練。我們對覺悟的定義是思維的不執著,是運動員對其生活/生涯意義新的覺知。例如我們提出可以用正念來幫助建設運動員兩種大背景心態:「非常心」(追求功名,成就自我)和「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認知神經科學的術語,這種廣泛的低注意水準的背景心態意味著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而我們是可以通過意識指引「預設模式網路」的方向的。正念冥想則是覺察與調節「預設模式網路」的合適方法。而覺悟的作用則表現在(1)對每種背景心態的深刻領悟以及它們之間的平衡維持,及(2)因應具體情境(如奧運會決賽),需要調整當前心態(如想贏怕輸)時切換兩種大背景心態的心理靈活性。覺悟是一個不斷更新的動態過程,過程中與正念的「止」與「觀」密切相聯。覺悟也可能正是正念提升的機制之一。
我們也嘗試探討「無我」和正念的關係。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自然選擇給人的大腦以自我為中心的設定,它帶來的一是覺得「我」是特殊的(我比別人重要),二是在高壓力/風險環境下因自我保護機制而引發強烈「自我關注」(注意焦點在內部體驗上),產生高焦慮,進而影響行為表現。而佛學以及東方整體性思維中的「無我」則把人們從自然選擇設定的局限視角中釋放出來,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從一個更高的水準觀察與體驗這個世界。從宇宙視角來看(可以在天文臺仰望星空時想像),或從集體主義文化視角來看(例如國家利益第一的任務團隊選拔時),「無我」是很自然的,「你」是與其他事物融為一體的,「你」並不比其他人特殊。正念的功能在此就是去自我中心,通過正念來阻斷由進化設定而產生的自動化思維及情緒反應模式,讓「自我關注」轉向「任務關注」(注意焦點在當下的行為表現任務上),從而提升行為表現。
借助當代進化論科學家們提出的 「有意識的演化(conscious evolution)」這個新概念(主要是指人們如何思考、生活、組織自己、共同工作和解決問題上的有意識的演化,而不僅僅是生物演化。- 維琪百科),人們是可以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演化方向的,我們也想要讓正念及其訓練至少在華人運動表現領域有更好的適應性發展,正念或許本來就和覺悟與無我緊密相連。
文:姒剛彥博士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委員
香港體育學院高級運動心理學主任
前國際運動心理學會主席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HKSSEP) 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 (如香港體育學院等) 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