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係敷冰唔夠!運動受傷要識「PRICE」緊急處理



運動創傷, PRICE
網上圖片

【體路專訊】相信很多玩運動的人,都有過受傷的經驗,而大多數人都會馬上進行冰敷,希望減慢傷勢惡化。但其實單是冰敷並未夠全面,以下將為大家介紹「PRICE」原則,在受傷後24至48小時內為患處進行緊急處理。

Protection(保護)

在受傷後馬上停止運動,以保護受傷的部位,避免受到二次創傷。例如腳部受傷,可以通過拐杖輔助行走,避免患處因承受重量,為患處帶來保護作用。

Rest(休息)

受傷後停止所有會影響到患處的活動,讓受傷的位置有足夠的康復時間,避免患處因活動引起疼痛、腫脹或出血現象,預防傷勢惡化。但休息並不代表完全不能活動,假若進行一些強化受傷部位附近的肌肉,會有助加快康復進度。

Ice(冰敷)

冰敷又稱為冷凍療法,對於減輕急性損傷帶來的腫脹及疼痛非常有效,不過切忌冰敷太長時間,否則有機會凍傷,10至15分鐘為最有效及安全,而每次冰敷亦應相隔1至2小時。

籃球, ABL, 東方龍獅, 西貢熱火
早前東方龍獅籃球隊球員陳兆榮在比賽中左膝受傷後,亦有即時為患處敷冰及包紮。(圖:體路資料庫)

Compression(加壓)

使用彈性繃帶由遠心端向近心端進行包紮患處,鬆緊度要適中,否則有機會出現麻痺,阻礙痊癒甚至造成二次傷害。加壓同樣有助減少患處腫脹,亦為患處提供一些支撐力。

Elevation(抬高)

將患處抬高至高於心臟水平的高度,有助減少血液積聚於患處,減輕腫脹及疼痛,並可以限制患處的活動範圍,有助加快痊癒。

雖然「PRICE」原則有助避免傷勢進一步惡化,但都只是作即時緊急處理,如果不幸在運動期間受傷,最好還是盡快救醫。

資料來源:SPORTS-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