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度士談香港足壇自救 促重推預備組重用本地年青球員



【體路專訊】香港足球總會多年來管治不足,近期終被審計報告提出「13宗罪」,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更嚴斥足總失職,香港足運備受批評。曾兩奪「香港足球先生」殊榮山度士接受有線體育台節目《高山低谷》訪問時,大談香港足球壇應如何自救,這位當年因傷未能赴歐洲發展而留憾的90年代球星,促港足重組預備組助球員接班。

山度士在香港出生,爸爸為葡萄牙人,媽媽為英國人,卻從來考慮為英、葡披甲:「真的沒想過。當時我只想到一件事-我在香港出世就是香港人,就要代表香港隊。日後踢波踢得好,我希望可以代表香港。」回想當年有機會到比利時發展,惜因為受傷而使美夢幻滅,成了他一生遺憾:「事緣當年踢世界盃五人賽踢得好,教練建議我到比利時踢當地的五人賽,他說當地水準不是太高,風格較斯文,沒太多衝撞,願意栽培我,給我機會到比利時試試。家人都十分支持我出外發展,可惜最後因為受傷而斷送難能可貴的機會,非常失望。」當年香港醫學水平還未成熟,山度士被踢傷後在港養傷兩年尚未能完全康復。後來遠赴荷蘭做手術,不消半響便順利完成,他立即致電回港報平安,不禁流下男子淚。

由於表現出色, 山度士14歲便有機會到荷蘭跟隨飛燕諾球隊集訓兩個月,教練為三度獲得「歐洲足球先生」榮譽的告魯夫,著名荷蘭國腳古烈治、雲巴士頓都是其隊友。他稱該次經歷讓他畢生難忘,學到的知識及態度亦畢生受用。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提到香港足球發展,山度士語重心長道:「第一,重組預備組及『頭場』(預備組頭場比賽)。『頭場』是一個平台,讓球員感受一下比賽的壓力,讓他們熟習一下如何在壓力下、有觀眾的環境下踢波。預備組與青年軍不同,做不到全職業也要半職業,仿效一個專業足球員的作息,讓球員親身感受一下,日後以足球作為專業時的生活是怎樣。預備組亦是一個階梯,讓球員逐級晉升,青年期於青年軍受訓,到17、18歲就晉身預備組,準備日後上甲組。其次,重用本地年青球員,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為港披甲上陣,不應單靠外援,否則香港代表隊日後將變成巴西隊、西班牙隊。」

此外,山度士認為香港五人足球代表隊有望衝出亞洲,盼球圈能籌辦更好的聯賽,讓更多球隊、更多組別可以參與,亦促政府投放更多資源,以興建更多室內足球場予球員訓練。

節目播出當日適逢山度士(左)53歲壽辰,製作組於節目尾聲特意安排特殊環節,為山度士提早慶生。

資料來源:有線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