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或許自一月尾,疫情開始爆發,這首悲歌的聲音一直在體壇徘徊…… 體育人常聽到的歌詞中總不會缺少這三個:「取消」、「改變」和「$7500」。
「取消」
現在已是9月,香港大大小小的運動賽事都是一刀切地取消,由學界賽到國際比賽都無一倖免,宣佈死亡。 或者大家都能理解因疫情,為健康而取消好正常,但除了取消應該還有好多方法,只是有關部門會不會做或值不值得去做。用籃球為例,香港鄰近地方已是好的例子:澳門、台灣、中國、美國的籃球賽事都是用延後的方法,再待疫情緩和或是製造一個「安全空間」讓比賽可以得以繼續。而香港的做法其實顯出政府不重視運動,不理會業界的聲音,一刀切取消就什麼都不用做了。
站在教練和運動員的位置就是白白浪費了之前的努力。一班體育人日復一日地訓練,當中流過幾多汗水,產生過幾多次想放棄的念頭,但都用意志「堅持」去奮鬥!你們一班在位的「高官」是不會明白,一刀切的取消就是完結體育人的「夢想」。從運動中教會我們的道理比在刻板的課堂中還要多,你們明白嗎?這些光陰是沒辦法追回來的……
亦都因為不斷取消運動比賽,更一刀切封場,令運動教練失去教學工作,不少都要轉行維持生計,教練的流失會令香港運動文化水平倒退,政府會在意嗎?
「改變」
從疫情一開始,香港人都在不斷改變。要習慣將口罩天天佩戴出外,口罩亦推出不同顏色和圖案,慢慢已成為潮流,這個潮流相信大家都不想持續落去。聚集人數亦由一大班人改變到8人限聚、4人限聚、更到現在的2人限聚。第三波疫情更改變飲食業的營運模式,禁晚市堂食,從而推出大量外賣的模式。政府更要求大家改變工作模式,推行「在家工作」,但政府不知道有很多行業是不能改為在家工作的,這做法實在不切實際。
教練及運動員的更是慘重,能將平時面授及場地的訓練搬到螢幕上嗎?進行網上教學是將運動大大打了折扣,不受運動員接受的,在家中的設備和訓練空間亦是一個限制。政府一刀切的封場改變了教練及運動員的訓練常態,9成運動員已停止了恆常訓練,身體都開始變差,當抵抗力變弱時就會對醫療界造成壓力。隨著暫停訓練的時間越長,消逝的運動生涯就越多,在運動舞台剩下的光陰就越來越少了……
在封場的情況下,教練及運動員更要接受這改變:運動場地就是香港的「異度空間」,體育人要禁足,不能使用,就如你一旦進入了就有生命危險似的。這樣運動員只可改變訓練模式,都在尋求不同場地訓練,就算要凌晨起身訓練(場地職員上班前)或遭受街坊無理的投訴都會繼續練落去,這是一種堅持。政府你們要了解運動行業是不能「在家工作」的。
「$7500」
一直以來政府只推出過抗疫基金2.0,在最後先想起教練,顯示出不重視體育行業。只提供每位合資格教練小額資助$7500,還有大部分教練到現在都未拿到或不合資格申請,$7500是教練半個月的薪金都不夠,用來維持了9個月。形成業界「零收入、少支援」。顯示出對教練這個行業不認識,不了解行業運作。
現在復課無期,學校訓練班都不知幾時可以重新開始訓練,上學年下學期全部取消,而7、8月暑期的黃金檔期都已全部取消,9月的新學年都不太樂觀,即代表教練足足一年無學校方面的收入。政府做法求求其其,一次性$7500的數字中顯示不到教練的價值,對教練是一種侮辱。
希望香港政府真的重新評估教練和運動員的情況,認真了解及加強對我們的支援。建議政府如未能全面開放場地,最少立即終止一刀切關閉場地的政策,開啟和運動業界溝通的渠道。場地方面亦可考慮分別供市民和教練使用兩種,安排人手探熱、管理人數及防疫措施,這都能提升就業機會。更重要是做好關口的防疫措施管制,不要讓病毒在香港無了期爆發。
再次重申,面對疫情,大家都要擔起抗疫的責任,重視身心健康發展的運動業界亦同樣重視。另外唯有逐步重開運動場地,讓市民在安全情況下做適量運動,才是對香港體育界及香港市民有最大的益處。
要結束這首悲歌,或許體育人要更團結地去爭取,這種心態好重要:有些事明知做了都沒用,但都要嘗試去做。如果件事是無可能,就要將它變成有可能。
文:劉sir
深籃體育會總監
天狼籃球隊總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