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延期一年舉行的東京奧運和東京殘奧曲終人散,運動員們轉而將目光放到衝擊三年後的巴黎奧運。多個本地電視台獲授權轉播今屆夏季奧運會,令更多市民能夠為香港運動員打氣之餘,亦可更切身地感受到奧運會的魅力,以及增加對各項運動項目的了解。正如筆者上一篇文章所指出,透過觀看奧運支持香港運動員,是最簡單直接的公民教育課。但願有留意過奧運的你,都能從中有所得着。今屆夏季奧運會是筆者至今留意得最多的一屆奧運,有不少畫面都令筆者印象深刻。以下歸納出十點得着,希望跟讀者們分享。先說其中五點:
一:不要被年齡限制自己
關於年齡,筆者想起三位參與東京奧運的海外運動員:
年屆46歲的體操選手丘索維金娜(Oksana Chusovitina),今屆連續第八屆參與奧運,前無古人,賽後淚別賽場並宣布退役。她雖與獎牌無緣,卻贏盡對手和評審的掌聲。由「體操小花」跳到變成「體操媽媽」,丘索維金娜之所以一直堅持下去,是為了為患上白血病的兒子籌醫藥費。
生於浙江的盧森堡乒乓球代表倪夏蓮今年58歲,是東京奧運年紀最大的參賽選手。中國乒壇競爭激烈,倪夏蓮從未代表過國家隊出戰奧運。她於1989年退出國家隊,並遠嫁到盧森堡及定居,同時繼續她的乒乓之路。2000年悉尼奧運會,37歲的倪夏蓮代表盧森堡出戰,既是她首次參加奧運,亦是盧森堡第一次亮相奧運乒乓球項目。連同今屆,這位「乒乓嫲嫲」至今已五度踏上奧運舞台。
說到今屆東京奧運年紀最大的運動員,則是澳洲馬術代表漢娜(Mary Hanna)。她自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開始,連續六屆參加奧運,雖然每次都與獎牌無緣,但仍樂在其中。即使已是「阿嫲級」選手,但她仍未言棄,稱除非身體應付不來,否則會爭取挑戰2024年巴黎奧運。
四十幾歲玩體操、五十幾歲打乒乓球、六十幾歲玩馬術,還要在奧運舞台亮相,這些事都被不少人視為不可能,但上述三人都以行動證明,年齡只是一個數字。
至於殘疾運動員方面,運動員雖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殘障,但他們的運動員生涯普遍較健全運動員長。在殘奧會上,不少項目都有年屆三、四十歲甚至更年長的運動員參賽,而他們本身仍奪獎無數,香港運動員余翠怡和梁育榮便是二例。
人熟悉的新加坡鏢手Paul Lim,他們年屆五、六旬時仍活躍於鏢壇,並有能力跟後起之秀一爭長短。其中,Paul Lim最近第七度參與PDC世界盃,面對強敵仍有高水準表現。
運動員的生涯雖然有限,但總有人嘗試利用有限的光陰,盡可能讓自己發光發亮。
二:重視運動科學
運動員要有好表現,固然需要自己努力不懈練習和備戰,但亦需要多方面提供支援,才能令他們發揮出最佳水準,運動科學便是其中重要一環。港隊在今屆東京奧運表現出色,奪得1金2銀3銅的歷屆最佳成績;亦在殘奧收穫了2銀3銅,與運動科學的應用不無關係。
場地單車賽講求爭分奪秒,若在單車性能、運動服設計等方面有所改良,無疑有助運動員增添勝算。香港隊單車隊運動在東京奧運中所穿着的戰衣,便是由科大風洞試驗室協助研發的新速度連體服(Aero Speedsuit)。戰衣在風向、風阻和溫度等方面進行過多重測試,令新戰衣比傳統單車衫平均節省2.5%以上的功率。
運動科學亦有應用到殘疾運動員身上。以硬地滾球為例,雖然屬於較靜態的運動,但運動員長期坐在輪椅上練習作賽,或會因磨擦、壓力分布不均、血液循環不良等情況而受傷。有見及此,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今年就為香港的硬地滾球運動員,度身訂造高性能輪椅坐墊,減低運動員受傷風險。
當然,運動科學不只與產品研發有關,還包含生理學、心理學、力學、營養學、身體測量等專業範疇的應用,而香港已經有不少專才在上述這些方面為港隊提供支援。他日讀者們欣賞港隊表現的時候,不妨留意一下運動科學對他們的幫助。
三:體育產業化的重要性
特區政府的體育發展政策向來有三大目標——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東京奧運結束後,提出要推動香港體育專業化和產業化。
在筆者印象中,「體育產業化」一詞過往從沒有政府官員提及過,可見政府一直沒有計劃要將體育如創新科技一樣,發展成為一個產業。這就導致政府推出的體育發展措施欠缺長遠而全面規劃,很多時候只流於鼓勵全民運動(普及化)、加大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援(精英化),以及籌辦大型體育盛事(盛事化),但對運動員的生涯規劃、退役後的發展、壯大運動相關行業人才培訓,以及加強商界對體育業界的投入則較少着墨。
香港具體育天分的年輕人並不少,但當中願意投身成為運動員的,或是願意支持子女向運動方面發展的家長又有多少?令他們卻步的主因離不開生計問題,皆因運動員的生涯普遍短暫,而且沒有穩定收入;假如並非最精英的一群,在欠缺政府的財政資助下,生活就更為艱苦。因此,政府要鼓勵年輕一代投身體育事業,必須至少要讓他們感受到體育是一門可以糊口和長期發展的事業,即使退役後仍可從事與體育相關的崗位,繼續發揮所長。
此外,體育要成為一個產業,離不開商界的參與。政府必須要讓商界意識到投放資源發展本土體育事業和支援香港運動員是有利可圖,而非單純視之為「有出無入」的慈善事業。例如,支持大學及科研機構的運動科技項目、發展體育用品業務、邀請香港運動員擔任代言人、聘請退役運動員等,商界都能扮演一定的角色。
林鄭月娥提出,要為運動員退役後以至為青年人提供在場地管理、運動行政、運動科學、運動醫學、舉辦體育盛事等方面的就業和發展機會;又稱民政事務局局長會主持工作小組,與商界和體育界共同探討香港體育產業的發展及相關人力需求,稍後會向她提交報告。很多國家其實早已推動體育產業化,如今政府後知後覺,唯有希望未來能夠急起直追。
四:留意運動員背後的無名英雄
運動員在台上綻放光芒,背後其實有很多人在支持他們:
殘疾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得獎後淚謝他的「神奇媽媽」和太太,他的隊友朱文佳感謝有信仰和身邊的朋友的支持,女子乒乓球隊隊員感謝父母支持他們放下學業追夢,還有一直默默付出的教練、醫療團隊、隊友,以及贊助商(要知道今時今日,運動員一件球衣的顏色都可以被別有用心的人上綱上線)的支持。
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價值向來都是兩個字——搵食。小朋友從小就被家長和老師灌輸這樣的觀念:用功讀書,考好公開試,繼而考上好的大學,將來就可以出人頭地,找一份好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過上好的日子。即使現時社會環境有變,但上述這種人生規劃的路線,仍受不少家長推崇。
記得很久以前在討論區看過一篇文章,內容是說假如球王美斯是在香港出生,也許長大後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人,因為父母在他年紀還小的時候已教他放棄足球,用功讀書,長大後當個醫生或律師,最後他只能在電視機前看着偶像踢世界盃。
香港向來都被指是個不鼓勵人追夢的城市,因為追夢的代價很高,不符合搵食的價值觀。追夢需要花上大量時間、金錢、精神,但未必可獲得合理的回報。「讀書咁叻走去做運動員?好嘥喎,搵唔搵到食架?」今時今日,很多人口講支持年輕人追夢,但同時很多人都希望去追夢的不是自己的小朋友,或者說,希望小朋友可以追一個可以搵食的夢。
人生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東西,是青春。運動員也是人,也要為三餐而發愁,但他們比一般人更願意在尋找麵包的同時,付出自己的青春,追逐自己的夢想。追夢很昂貴、很困難,但令他們在追夢的路上不感到孤單的,正是上述的一群無名英雄。
五:要將忽然關注轉化為長期支持
今次奧運能夠得到全城關注,政府願意破例洽購奧運轉播權並給予多間本地電視台播放是關鍵因素。不論是藝人還是運動員,都說希望社會大眾能夠在奧運落幕後仍能繼續保持對本地體育發展和運動員的關注。
「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運動員贏了比賽,網上自然一片歡騰;但假如他們輸了比賽,需要籌備多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在下一次比賽亮相。一般市民是否人人都能保持這份熱情,靜待他們東山再起?
很多市民因為奧運才開始關注香港運動員乃人之常情。他們透過媒體報道了解到運動員背後的故事,或是透過電視直播欣賞到運動員的風采,在情感上與運動員有了聯繫,所以才會關注他們、支持他們。市民成為「忽然粉絲」並無不妥,但若連本應肩負扶持體育發展和支援運動員的責任的政府、體育組織和相關領導都成為「忽然粉絲」,這才是值得批評。
真心希望支持香港運動員的人不妨可以思考一下:不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層面,往後除了繼續關注運動員動態,留意新聞和關注運動員的社交賬號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來實質支持他們?例如政府能否仿效部分國家,設立體育彩票,作為籌募體育發展資金的另一渠道?企業能夠在產品宣傳方面,多找本地運動員擔任代言人,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之餘,亦可協助增加運動員的知名度?市民又可否多光顧有本地運動員擔任代言人的品牌,讓企業明白到這是值得長期應用的宣傳策略?
餘下五點,留待下次再分享。
文:古亦——《普洛托斯時聞》專欄作家。熱愛飛鏢,關注體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