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淺談(51):除了運動員,你還是誰?



(Photo Credit:Tom Pottiger on Unsplash

【體路專欄】由執業到現在,遇到運動員迷失自我的例子眾多,就例如:「近年運動成績不好,好像自己什麼也不是」,或是「有成績,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其中一個較根深蒂固的問題,跟運動員怎樣看待自己運動的身份有關。

長期參與運動和比賽的人,很自然會把自己及被別人標籤成「運動員」,從而建構一個運動員的身份(athletic identity)。這個身份被運動心理學家廣義為「個人認同運動員角色的程度」。在社會心理學中,身份除著年紀、經歷等因素改變,而身份透過於獲得技能的過程、信心和社交互動而形成。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獨有的數個身份,包括學生、兒子、弟弟、運動員、香港人、信徒等。每個人都有部份身份(如兒子、弟弟)是環境加諸於身上的,而有部份身份(如運動員)是通過探索身邊的事物、環境與嗜好,再作出抉擇而形成的身份。

在運動心理學中,把自己身份與運動掛鉤的其中一個動機,是希望別人透過他們運動員身份看待他們,及對自己的運動表現一個肯定。換而言之,如自己曾有自稱為「網球手」、「劍擊運動員」、「騎師」等,這就是自己根據自己現有的技能和運動帶來的信心塑造出來的一個角色。

最近有一位20多歲、剛退役的體操運動員前來向筆者諮詢。他從3歲到現在於體操比賽中獲獎無數,從運動中亦得到很多,退役後卻感到迷失和沮喪。言談間他表示發現自己只懂得體操運動,除了以往沒有時間和空間發掘其他興趣、替代職業外,也對於自己建立其他身份的信心不高,認為自己「已經太遲」。後來發現,原來由他開始加入校隊、港隊,體操變成他只會著緊的事,成績好與壞主宰他對自己的看法,退役後就無法找到自己的價值。這種情況在運動員身上極之常見。早期的運動心理學專家指出,一個擁有強烈運動身份的人與較弱運動身份的人相比,前者會較自律和積極,對運動表現的要求更高,參與運動動力亦會較高。不過,過度強烈的運動身份、或是把運動員變成人唯一的身份,會對他日常決定、自信心、傷患、職業生涯轉換等弊多於利。

這是否意味著,運動員重視運動就不行了?

當然不是,但運動不能成為運動員人生的全部。有學者認為,擁有強烈運動身份的人會因為顧著實現和履行自己的身份認同(athletic foreclosure),而忽視生活的其他方面。以運動員傷患的運動員為例,擁有強烈運動身份的人面對傷患時會帶來更多情緒困擾,特別是傷患嚴重的運動員如長時間不能重投運動,無力感會比多重身份的人高。此外,亦有數據顯示一些非常側重運動員身份的人退役後會因為缺乏其他自我價值的來源而難以適應沒有運動的日子。

無論是現役的職業或業餘運動員,都可以採用兩個有效的方法去適當地看待運動員的身份:

1. 積極建立運動以外的身份。運動員需要學習於運動中高度專注,但亦要學懂在運動場外把運動放低。離開運動場,就是了解自己運動以外的身份的最好時機了。究竟自己是怎樣性格的人?自己除了運動外,對什麼最感興趣?未來又會想追求些什麼?你可能會問,探索其他身份會分散自己對運動的專注嗎?我認為正好相反。運動員需要訓練出收放自如的專注度,讓自己更能拿捏和掌握「現在式」的專注力(present-moment focus),這才是長期保持動力的竅門,人生亦然。

2. 建立一個健康的運動員身份。運動員要懂得把運動表現和自我價值分開。如運動員因運動表現不好而覺得自己「無用」,這已是將表現和價值混為一談了!如運動員能夠體會自我價值的真正含義是對自己無條件的尊重和接納,運動員對自己的看法跟現有的知名度和排名沒有任何關連,自我價值就不會因運動表現的好壞而降低。長遠來說,這對運動員自信心會有很大幫助。

運動員絕對可以重視於自己的運動身份,但不能犧牲建立其他身份的時間。從今以後,請好好探索自己 運動以外的你吧!

參考文獻:

Brewer, B. W., Van Raalte, J. L., & Linder, D. E.(1993). Athletic identity: Hercules’ muscles or Achilles he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4(2), 237–254.

文:盧綽蘅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活動與課程)
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AASP)註冊顧問、Inner Edge 運動心理學公司(www.inneredge.com.hk)顧問、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運動員表現提升小組委員會委員、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擔任客席講師、兼職講師。最新書籍:《運動心理學 – 建立自信,盡展所長》(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https://reurl.cc/d0yVrV。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最新課程報名連結:  https://bit.ly/38CwS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