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淺談(52):精英運動員的心理特質



運動心理學,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體路專欄

【體路專欄】在奧運會或世界級水平的賽事當中,想要在眾多精英對手或隊伍當中脫穎而出,單憑體力及技術上的訓練,似乎已難再有必勝的把握。就以武俠小說中的「高人」為例,除了拳法和劍法以外,若想以劍氣傷人於數十丈之外,就必須要有高強的「內功心法」相配合。

相信大家都會同意精英運動員的「內功心法」都會比一般人高強,而且精英中的精英就更會具備有非比尋常的心理素質,本文就是希望藉著一些研究資料,去探討一下精英運動員的心理特質,與我們一眾凡夫俗子究竟有何分別。

Garfield與Bennett(1984)訪問了過百的精英運動員後發現,當運動員處於「最佳表現」時,都有類似的內心感受:一股內在的平靜、有信心及樂觀、專注於目前、活力澎湃、知覺性高、專注目前、有控制的能力和揮灑自如的感覺。這時,運動員也仿如置身蠶繭狀態,不受外界干擾,完全融入比賽之中。

Mahoney與Avener(1977)比較「入選」及「落選」男子國家隊體操運動員時發現,「入選者」較容易應付比賽時發生的錯誤、較能控制及利用焦慮、有高度的自信及較多向自己說正面的話、有較多和體操關聯的夢想、較常採用「內在透視」形式的表像訓練。

Gould,Eklund與Jackson(1990),及Eklund(1991)發現當美國摔角運動員處於「最佳表現」時,都會有以下的特點:有正面的盼望或期望、全神貫注、高度自信、焦點只落在與任務相關的事情上、喚醒及緊張程度上升、努力及承諾亦有所提高。反過來說,當他們處於「最差表現」時,就會有以下的表現:感到倦怠和沒精打采、喚醒程度過高或過低、失去全神貫注的能力、存在與任務無關的負面想法、擔憂失敗、脫離準備的常規、存在各種負面的身體感覺。

McCaffery與Orlick(1989)訪問了一群職業哥爾夫球運動員後,亦總結出一些有可能引發「最佳表現」的要素,當中包括:完全承諾、重質不重量的練習、清楚明確的目標、每天從事表像訓練、接受、預期及準備去應付壓力、製定訓練及比賽計劃、備有控制分心的策略、作賽後檢討、清楚明白到甚麼對表現有利或有害。

基於以上的研究所得,筆者認為心理訓練的主要功能,就是藉著不同的心理訓練方法(如自我激勵、表像訓練等),去觸發運動員處於最佳表現時的內心感受,使他們經常都可以發揮「最佳表現」。不過,作為追求最佳表現的運動員,亦必先要對自己的運動項目作出完全的承諾,把提高運動表現放在人生眾多目標的前列位置。作為教練員的,也必須與運動員商討及定立清楚明確的目標,從而製定訓練及比賽計劃,並適時作出檢討和調整。此外,還要協助運動員建立自信、控制好喚醒水平、應付壓力和製定各種控制分心的策略。

另一方面,在運動場上經常都可以見到教練員緊張地對場內作賽的運動員作出指導和提示,希望盡量給予他們即時及最有用的幫助,但從以上的研究結果可知,如果運動員真正溶入於比賽當中時,根本就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包括教練的提示),若果勉強運動員去接收這些信息,反而可能會打擾了他們的內心境界,影響到他們發揮「最佳表現」。而且從教育學的觀點看,這也會妨礙了運動員的自我學習和成長過程。因此,筆者認為較可行的做法就是於賽前與運動員分析比賽時可能會發生的不同情況,並且共同製定一些有效的應變策略,讓運動員在正式比賽時再按實際遇上的情況而選擇使用,相信這對運動員的長遠發展來說應該會較為有利。

參考資料:

  1. Eklund, R. C. (1991). Pre-competitive and competitive cognition and effect in collegiate wrestl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2. Garfield, C. A., and Bennett, H. Z.(1984). Peak performance: mental training technique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athletes. Warner Books.
  3. Gould, D., Eklund, R. C., & Jackson, S. A. (1990). An in-depth examination of mental factors and preparation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1988 U.S. Olympic team wrestling excellence [Unpublished Report]. USA Wrestling.
  4. Mahoney, M. J., & Avener, M. (1977). Psychology of the elite athlete: An exploratory study. Cognitive Therapy ad Research, 1, 135-142.
  5. McCaffrey, N., & Orlick, T. (1989). Mental factors related to excellence among top professional golf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 256-278.
  6. Williams, J. M., & Krane, V. (1993).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ak performance. In J. M. Williams (Ed.),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personal growth to peak performance (pp. 137-147). Mayfield.

文:黃德誠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及創會會員
前中學體育科主任
前城大渣打馬拉松Running Clinic教練
前香港青年田徑隊中長跑教練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最新課程報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