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我的訴求就是想上班」這亦曾經是今次渣馬故事的主角鍾家奇的訴求。在他還沒開始跑步前,他曾連年抱怨賽事在青馬大橋封路,阻礙他上班。但如今人到中年,他領略到人生除了工作以外,還要尋覓支撐生活的原動力。「若在這個年紀把重心全放在工作上,一出問題就很容易崩潰,例如疫情。因此不能單靠錢作唯一的原動力,所以我會選擇跑步。」跑步,治癒了家奇的中年危機。
以往未有屯赤隧道,出入機場必定經過青馬大橋,也是每年一度的渣馬全馬組必經之處。不過,當年任職航空公司地勤的鍾家奇一度覺得這項年度跑壇盛事擾民,「不知為何每年渣馬我都要返早更,因為封路關係,通常當日還有其他同事集體遲到。幾年後我才知原來是跑馬拉松,但當時全馬距離幾長我都不知,總之就是抱著打工仔心態,覺得阻著我返工。這是我對馬拉松的第一印象。」後來家奇不止一次跑出全馬Sub-3,亦在去年勇奪渣馬10公里先進組亞軍,這又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中學時期的家奇練水出身,跑步只是訓練的一部分,不算是討厭也稱不上喜歡,投入社會後亦開始打籃球,閒時跑步保持體能。2016年在公司內部的跑步賽首次挑戰10公里的他,只稱「有練過吓」之下卻跑出43分鐘的佳績,「跑步是所有運動的根本,可能自己為了玩其他運動都有練跑,所以體能底子打得好。」2017年3月,家奇在朋友鼓勵下升級挑戰半馬賽事,那時他開始用手機應用程式為自己建立訓練計劃,在效果理想下跑出1小時27分,賽後他決定要挑戰全馬。
家奇在同年10月與朋友出戰日本的金澤馬拉松,作為人生首場全馬,結果以2小時57分、Sub 3姿態完成。對他而言是運動生涯的一大鼓舞,但也是埋下傷患的伏線。戰畢全馬兩周後他再參與樂施毅行者,走過100公里的麥理浩徑,導致梨狀肌受傷。不過家奇無視傷患,索性繼續參加2018年的渣馬全馬組,最後他以3小時21分衝線,成為唯一一次未能以Sub-3完成的全馬。同年5月他又挑戰越野跑賽事,成績亦不盡人意,「跑步的人總是有點自虐,越野賽那次想著衝獎但完全不達標。我覺得既然如此都沒意思,所以為了養傷而停練了兩個月,傷患令我學會調整每個比賽之間的間距,否則會有反效果。」
除了傷患,這個時刻的家奇同時間也迎來人生轉捩點,他決定辭去地勤一職。工作上縱有升職加薪,但感到高處不勝寒,經常被通知要在深夜趕回機場工作,讓他未能承受工作帶來壓力。辭職後有近兩個月的空窗期,已有家室的他感到徬徨,猶幸跑步成為家人以外的寄託:「經歷過受傷,又在無工作時陷入人生低潮,我靠著跑步來重新定義自己。人到中年就容易有危機,跑步可以淡化危機帶來的不安感,想著有一件事讓我盡情投入。」
那兩個月除了不斷發求職信,也同時保持接近全職跑手的訓練量,「全職大概是1周練10課,我都試過8至9課,大概每周跑120公里,是訓練的全盛時期。」幸好跑步未有再一次辜負家奇,2019年2月他正式回歸渣馬全馬組,並跑出2小時59分剛好獲膺「千金先生」。家奇再在兩個月後,與跑會隊友並肩出戰所有跑手均夢寐以求的世界六大馬其中一站——波士頓馬拉松。
魂牽夢繫在波士頓一嚐全馬滋味,直到將夢想變成現實,他坦言這趟心情猶如朝聖,「在波馬真的大開眼界,原來在開跑前慣例會有戰機在頭頂飛過,那種引擎聲十分震撼!而且有很多人都穿著不同年代的波馬風褸,感覺像是一種傳承。」最終他在波馬再一次證明實力,以2小時55分創下全馬最佳個人時間。戰畢波馬後,家奇在事業上亦重回軌道,轉到機管局工作至今,取得工作和生活的最佳平衡。及後兩年香港雖然因疫情未有實體長跑賽事,家奇仍然積極訓練,最終在去年渣馬勇奪10公里先進組亞軍。轉戰紅土場也有所收獲,奪得香港田徑系列賽第4站3000米障礙賽季軍,「趁現在於速度上仍有競爭力,想嘗試新項目。」
男人四十一枝花,今年踏入40歲的家奇能重新建立事業,同時延續對跑步的興趣,「春天」好像才剛剛開始。再一次經歷長大10年的關口,他表示轉換心態渡過一切,人到中年也可以轉危為機,「每一次階段轉變,開始依靠你的人都會變得越多,由父母、妻子再到兒女,心裡顧慮定必有所增加。不過未必會是負面,這也是我的原動力,去提醒我要為他們提供安定的生活。而且踏入這個年紀就更加有時間和資源去實現夢想,嘗試去享受這個階段的好處,就是最理想的心態轉換。」
圖、文:李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