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李祉均:Never Done Finding a Way Forward



【體路 x Junior】在過去的6月,我仍然留在內地,一邊與各支WCBA球隊溝通,尋找落班機會出戰下季賽事,一邊盡量練習保持狀態。在這裡的職業世界,就只能盡最大努力去為自己爭取機會,以及在面對控制不到的事情時見步行步。

回想自己在香港時,就像一個溫室長大的小孩,可能在成長的道路及籃球路上,會有Miss Yum(中學老師兼教練任明敏)、父母及不同教練一直照顧自己,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前路及作決定。但成為職業球員之後,一個人在這邊讓我變得獨立,困難要自己面對、選擇要自己作決定。加上在這邊人生路不熟、人脈又不廣,所以許多事情都要自己去溝通及爭取,例如完季後下一步訓練的安排、去哪一支球隊、幾時出發等等。加上疫情令更多事情難以控制,所以許多事情都要見步行步解決,而當你解決得到的時候,那就是一個成長。所以來這邊一年多訓練及打職業,對我而言是得多於失。

可能有人會覺得,既然我已經達成職業球員的夢想,其實已經可以「衣錦還鄉」,不用再一個人闖蕩。但對我而言,圓夢與挑戰目標是永遠不會覺得足夠,就是這個Never Done的態度推動我繼續尋找出戰WCBA的機會。

我覺得每一個能力、每一個成就都是無止境的,你永遠不會有最好,只有更好。即使成功達成自己定下的目標,也不代表已經沒有進步空間,因為每一件事都不是百分之百完美,Never Done就是會不停去挑戰更高、更好的水平。

從小到大我都會定下許多大大小小的目標,目標也是一級一級去進步,可能最初以打青年軍作目標,之後就想自己成為最年輕的大港隊成員。去到大港隊時就希望自己成為主力,但我覺得仍然未足夠,之後就會挑戰職業,希望成為香港第一個職業女子球員。不過就算現在我打到職業,我仍然覺得未夠!就算我成為第一個女子職業球員,可能去年職業賽場上數據都算不錯的時候,但我覺得自己仍有許多不足、有很大進步空間,這驅使我希望能在職業賽場上多打幾年,而不是完成一季比賽就結束旅程。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從來未試過覺得自己有足夠的時候。我的籃球路相對順利,從中學就讀協恩開始,到大學中途取得不少比賽冠軍,甚至有MVP獎項,但慶幸一直以來在我身邊的教練除了鼓勵我,亦會給予適當的警惕,在過程中提醒我還有許多進步空間。中學時候有Miss Yum,港隊有好姐(教練官健好)、大學時有阿洋(教練譚偉洋),他們都給予我許多進步的建議,所以也培養出我Never Done的態度,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足夠的一刻,因為獎項不代表甚麼,厲害的籃球員大有人在,而一山還有一山高。即使你在香港是最頂尖,但都不代表已經足夠,因為香港連男子職業聯賽都未有,更遑論女子職業聯賽,所以我才會選擇衝出香港,而現在仍然在一個自我挑戰的位置。

在這條Never Done的籃球道路上,除了教練與父母的支持外,我亦很幸運成為NIKE首位簽約的女子籃球運動員。NIKE團隊就像家人一樣,一直陪伴及支持,他們會嘗試替我解決困難,也在我未決定到WCBA追夢時已經給予我許多信心。當然也因為是首位簽約球員,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壓力,但這個壓力亦推動我想要繼續進步,看看自己能夠去到怎樣的水平。

文:李祉均(香港首位女子職業籃球員)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59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