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Sporty 2021

【體路專欄】重新一年開始,祝各位讀者身體健康! 今年要繼續stay healthy,除了eat healthy,還要多做運動。港人玩手機的時間比運動多,衞生署調查發現分別有55.4%和43.1%的被訪者沒有每日進行最少 10 分鐘的劇烈和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只有43.8%的被訪者身體活動量達到世衞建議標準。

【體路專欄】疫下馬拉松籌款

【體路專欄】世界各地因應疫情,推出限聚令,減少群眾聚集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不少體育項目被逼延期或取消,幸好現今科技發達,很多活動得以改到線上舉行。六大馬拉松之一的倫敦馬拉松今年只有84位精英跑手在線下進行「王者對決」,其餘來自109個國家的45000名跑手(包括筆者)則改為線上跑,通過官方手機App上載馬拉松記錄完成賽事。

【體路專欄】馬拉松的大愛

【體路專欄】10月4日,我完成了倫敦馬拉松的「線上跑」,很高興得悉美國女跑手Sara Hall於只限精英運動員作賽的倫敦馬拉松實體賽事中從後居上,超越世界一姐,以第二名衝線,消息令人非常振奮!

【體路專欄】監獄馬拉松

【體路專欄】上月的專欄文章《在囚人士重新上路》談到香港監獄因為空間有限,雖然懲教處為在囚人士安排每日最少一小時運動(球類活動、循環訓練),卻沒有系統性的跑步練習。放眼海外,不少在囚人士在獄中跑馬拉松,在轉捩點上得到鼓舞,更而足以改變人生,即使出獄後,仍繼續他們的馬拉松之路。

【體路專欄】在囚人士重新上路

【體路專欄】我一直相信跑步能引導正向思考,三年前出版了拙作《跑出一片天》,希望把自己跑步的一點一滴寫出來,讓讀者感受跑步帶給我的改變,同時把這份力量傳揚開去,有幸拙作獲大學和公共圖書館收錄供公眾借閱。

【體路專欄】香港可以有職業跑手嗎?

【體路專欄】最近我正式成為日本運動品牌ASICS旗下的贊助跑手,支持我正在進行的「100個馬拉松大計」及一直推廣的馬拉松精神,但同時也讓我思考跑步界的品牌贊助問題。在香港的跑步市場裡,跑手能夠依靠品牌贊助維生嗎?也是說,香港可以有職業跑手嗎?

【體路專欄】虛擬跑步大行其道

【體路專欄】新型肺炎疫情令全球體壇停擺,我的跑步比賽也暫停了一段短時間,在疫情爆發前最後一個實體馬拉松已經是1月時的台灣日月潭環湖馬拉松。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人與人之間都要減少接觸,不過人類總能適應環境,如今大量虛擬線上活動應運而生。

【體路專欄】意志的訓練 — 每日做好自己

【體路專欄】三、四月間疫情反覆,有關當局難以決定香港中學文憑試(DSE)能否如期舉行,全港五萬多考生心情忐忑,旁人也許難以想像當中感受。有跑友說也許最能與考生同病相憐的是無數馬拉松跑手和東京奧運的選手。

【體路專欄】體壇半邊天

【體路專欄】在恒生銀行工作時因行方積極參與推動香港的體育發展而有幸認識不少運動高手;同時也有很多機會接觸體壇的幕後推手,本欄亦已先後介紹過多位。但論到香港體育界發展具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能不提到香港體育學院院長李翠莎博士(Trisha Leahy)。

【體路專欄】休賽不休腳

【體路專欄】2月本欄文章以「向100馬進發 」為題,當時縱使已知道2020年的香港馬拉松被取消,但仍抱希望今年年底能達成100 個馬拉松的完賽目標。結果2、3月間本地及海外馬拉松賽事因疫情排山倒海式的被取消,相信眾多跑友和我一樣失望兼無奈。但面對如此史無前例的疫情,我們更需要以馬拉松跑手的堅毅精神,長期作戰克服現在的困境。

【體路專欄】上山不離父子兵

【體路專欄】說到阿空加瓜山這個拗口難念的譯音名字, 除非你是攀山專家或登山活動的愛好者,否則你未必立刻可以想起山的原名、位置、高度等有關的資料。阿空加瓜山,Aconcagua,位於阿根廷,和珠穆朗瑪(Chumolungma)相同之處大概是這兩大山峰都有一個源自原住民土語,含意敬畏山神的名字。

【體路專欄】向100馬進發

【體路專欄】2000年 2月20日,我在香港參加了一項十公里長跑賽事,是我從中學一年級的100米比賽跑「包尾」後遲來的新一頁,時年42歲。沒想到當年這項十公里賽事為我打開了長跑世界的大門,帶我進入了家庭、事業以外的新天地,到現在,這20年的長跑歲月已成為我人生的重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