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跳出「安舒」區 歐陽慧心把握實習機會擊出新事業

【體路專訪】很多運動員都認為退役後,只能以自己運動專長,轉職做教練或從事該運動項目的相關工作。但剛剛退役的香港劍擊運動員歐陽慧心(Katherine)就有不同的想法,運動員不一定要局限於運動框框裏作為運動生涯後的發展。相反,要敢於跳出「安舒」區(Comfort Zone)。運動員所賦有敢於接受挑戰的性格,不論任職於任何工作範疇也能夠做得出色。

21退役港將獲頒生活技能證書

【體路專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轄下「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合辦的生活技能培訓課程證書頒發儀式於昨日(14日)假奧運大樓順利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GBS太平紳士、 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暨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委員會副主席王敏超太平紳士、港鐵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張少華先生聯同一眾管理層。為表揚運動員持續增值及為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港協暨奧委會向修畢主題為「自我管理、任務管理、人事管理」的運動員頒發證書。課程內容共分為五個單元,包括(1)問題處理、(2)決策分析、(3)溝通技巧、(4)時間管理及(5)演講技巧。獲取證書的受惠運動員有21位,包括退役賽艇運動員湯少文小姐,她更即場與一眾嘉賓分享課程對他們工作發展的幫助。

「西隧精英運動員教育獎學金」宣佈成立!

【體路專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與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宣佈,成立「西隧精英運動員教育獎學金」。獎學金旨在支持本港精英運動員,進修有關運動管理或行政等課程,讓他們在退役後可以繼續服務本港體壇。

少數族裔用板球運動拓展個人「板」圖

【體路專訪】在香港這個國際多元化社會裡,聚居了很多不同種族的人士,只要他們條件符合,也能以香港代表隊的身分參加運動比賽,為香港爭取殊榮。對於這些非華裔臉孔的香港運動員,港協暨奧委會轄下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同樣為他們提供一系列支援,助他們計劃自己的出路,就如在香港出生,祖籍巴基斯坦的板球兄弟Skhawat Ali和Zafaran Ali一樣。

從奧林匹克主義領悟人生哲理

【體路專題】「追求卓越」、「建立友誼」及「尊重自己及他人」這三項價值被體育界稱為崇高的奧林匹克主義,除了適用於運動員身上,原來還可以套用在你和我的生活之中。

退役足球員未雨綢繆 「足」成不同人生路

【體路專訪】很多人都以為在足球圈打滾10年、20年,退役後會因缺乏工作經驗難以轉型。五位前香港足球運動員 ─ 李偉文、黃耀富、吳逸凱、陳志康和黃鎮宇卻在這裡告訴大家,只要懂得未雨綢繆,並透過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的幫助,轉型並不是難事,只要懂得把昔日在球場上學到的足球思維,應用到今天轉型的新工作環境,就能展開豐盛的第二人生。

方誠義計劃轉型 以籃球傳出共融文化

【體路專訪】方誠義(阿Ga),算是在香港起步較遲的籃球員,20歲才開始打籃球,因身型高和彈跳力好,當年冒起甚快,06年受甲一球會永倫賞識,同年被選入香港代表隊。打籃球至今已11年, 阿Ga目前有退役打算,正透過港協暨奧委會轄下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為轉型鋪路,上年(2013)9月他加入HKACEP的「奧夢成真」計劃出任籃球教練,今年更負責到新加入計劃的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教授非華語學生打籃球,阿Ga認為這是其轉型路上的一大挑戰。

風繼續吹—陳敬然退役轉型 再度揚帆起航

【體路專訪】陳敬然(阿英)—香港退役滑浪風帆運動員,自他十八歲那年於ISAF 世界青少年帆船錦標賽男子米氏板賽中奪得季軍開始,其後一直於不同的錦標賽中屢獲殊榮, 2010年更於廣州亞運勇奪金牌,被外界喻為「風之子」。他毅然選擇於 2011年宣佈退役,放下十二年的全職運動員身份,從零開始,並積極轉型發掘自己的第二事業。

HKACEP保障運動員退役順利轉型

【體路專題】運動員的黃金年齡正好是一般人的求學時期,意味著做運動員或許需要暫停學業,成為不少家長不願子女以運動作專業發展的原因,擔心做運動員退役後的出路問題影響生活。前香港羽毛球代表陳念慈 JP則決意要從自身做起,打破這種舊困局,計劃好做全職運動員同時也要好好裝備自己,她認為只要預早計劃,無論學業或退役轉型也不是當運動員的絆腳石。香港目前已有奧委會轄下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專門為香港運動員解決退役方面的難題,而該計劃委員會主席由許晉奎GBS 太平紳士擔任。  

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

有關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ong Kong Athletes Career and Education Programme) 背景資料 國際奧委會於2005年發起成立運動員就業發展計劃,目的是鼓勵各成員發展富有自身國家或地區特色的計劃,協助運動員於運動生涯後順利轉型。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於2006年隨即展開籌備工作,並於2008年正式成立 「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致力提供「就業」、「教育」及「生活技能」三項不同的支援。 經過五年多的努力, HKACEP已支援44個體育總會超過350名運動員。 在教育支援方面,HKACEP委員會合共批出73個獎學金,約共港幣二百多萬元予48名計劃退役及退役運動員繼續升學及進修增值。就業支援方面,成功為72名退役運動員促成94個職業配對,讓退役運動員順利轉型。及後,於2013年開始得到港鐵公司的支持提供合適的生活技能課程,共錄得超過300人次報讀。 目標 透過向運動員提供教育、就業及生活技能三方面的支援,從而培育自信、備受尊敬、具競爭力的世界級體育人才,成為年青人的榜樣。 使命…

鄭家豪:運動員轉投商界自我增值不言倦

【體路專訪】專業運動員自小要接受有系統的訓練,長年累月抵受艱辛的訓練日程而不言倦,但運動員生涯不會很長,可能是佔漫長人生的十至二十年。運動員退役後一般要面對轉型問題,重投社會的過程中或會遇上不同阻礙。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於2008年成立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ong Kong Athletes Career and Education Programme),簡稱HKACEP,為協助運動員於運動生涯後順利轉型,提供「就業」、「教育」及「生活技能」三項不同的支援,前香港武術代表鄭家豪正是參與此計劃的首批退役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