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TRY!】短跑王潘俊彥 同Podium欖住上

【體路 X Junior】潘俊彥是田徑好手,代表喇沙書院征戰學界,曾在B Grade 100米及200米摘金,去年更當上田徑隊隊長。但原來短跑之外,他同樣喜愛欖球,全因被欖球的團隊精神吸引。 潘俊彥小學時接觸過欖球,當時只作興趣班活動,沒有認真看待。放下欖球8年,卻在上年學界比賽時,巧遇華人隊教練黎耀鵬並被賞識,邀請加入Podium Program香港青年代表隊。 重投欖球懷抱的潘俊彥覺得欖球給予他一種團隊共融的感覺:「欖球是一項團隊運動,與以往的田徑練習完全不同。之前試過跟隨港隊田徑出國比賽,但始終田徑是以個人項目為主,大家只須專注在自己的訓練當中,雖然隊友間未至於毫無交流,但卻沒有一種強烈的團隊感覺。相反,欖球在組織攻勢、防守上,隊友間的默契要非常好,團隊意識強,隊友間會互相鼓勵、互相推動大家,給我一種『齊上齊落』的感覺,亦是欖球吸引我的地方。」潘俊彥指多年來的田徑練習為自己打下良好根基,在體格及態度上獲益良多,在欖球訓練上事半功倍。 剛於上月前往菲律賓參與Transcom Cup U19比賽,上年成績慘敗的Podium,今年再度與菲律賓隊對疊,賽前他們都非常擔心,以為連場硬仗,但今年卻意外地兩戰全勝,報去年一箭之仇。潘俊彥認為是隊友間互相鼓勵的成果:「兩場比賽緊密,中間只有一天休息時間,加上隊員都不習慣菲律賓濕熱的天氣,令比賽表現不佳,常常有失誤。但隊長不斷提點我們,而且隊友之間互相支持,形成一種一加一大於二的化學作用,最終拿下兩連勝。」 過去一年的欖球之路,除了得到一班隊友的兄弟情,潘俊彥更慶幸得到擴闊眼界的機會,他指國際級的技術水平與學界有天壤之別,跟隨Podium練習令個人技術上得到極大提升,更可將高水平的訓練方式帶回喇沙,提升學校的實力。 對於未來,潘俊彥年少夢想大,他謂Podium Program的開辦目標直指2020東京奧運,他笑稱現時未有能力談及奧運,但他必定會加倍努力練習令自己進步,希望能夠打進香港代表隊。 圖:何子淵 文:馮樂民

【SPORTS TRAVEL】「跳遠王子」陳銘泰帶你遊梧桐寨瀑布

【體路 X Junior】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很多人都覺得「外國的月亮特別圓」,總以為美如畫的風景只是外國獨有。但其實我們只要放慢腳步,望望身邊的大自然,你便會發現原來自己曾錯過很多美麗的地方。有見及此,今次決定帶大家走進「香港四大奇景之一」的梧桐寨瀑布,一個集叢林、山景、瀑布兼「呃Like」的好地方,同學們又怎可錯過?

【Junior】田家炳中學 夾錢加操圓冠軍夢

【體路 X Junior】為了一個學界冠軍,你可以去到幾盡?田家炳中學5位羽毛球女將就試過晨早5點起身練波、大熱天時在沒冷氣的體育館狂操體能、暑假不惜自費找教練加操,結果她們在上月舉行的「大埔及北區中學校際羽毛球比賽」女子A Grade決賽中,以3:1擊敗奪冠大熱王肇枝中學封后,一圓她們6年來的夢想。 大北女子羽毛球A Grade后座近年都是王肇枝與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兩校之爭,但今年田家炳卻以「黑馬」身分突圍而出,由黃馨黎、張鶴慧、梁雅婷、李穎妍及吳泳然組成的隊伍一直過關斬將,四強爆冷拍走衛冕的李嘉誠殺入決賽。 決賽於同日緊接上演,面對大埔區班霸王肇枝,氣勢如虹的田家炳先贏兩局,縱然王肇枝在第3局發力,由「王牌」黃樂程追回一局,但田家炳的梁雅婷和李穎妍於第4局雙打賽表現大爆發,最終在同學打氣聲下再勝一局21-19,以總局數3:1成功封后。 一眾女將奪冠後如釋重負,彼此相擁,至於黃馨黎、張鶴慧及梁雅婷3位中六生更哭成淚人,梁雅婷說:「今次奪冠之路一直很多考驗,先是支籤不算易打,之後我們又有主力斷骨入院,但在這情況下我們竟能一圓冠軍夢,真的很激動。」黃馨黎又提到原來在分組賽時,她們曾以2:3不敵對手,但賽前她們已誓言不能再輸:「就像教練說,就算打到隻腳跛,我們都要搏盡打。」在最後一場發揮超水準的李穎妍又自爆當時自己緊張得手震:「我平時不會太激動,但真的很想與師姐們一起贏今次冠軍。」 梁雅婷表示,為了提升狀態,除了在學校訓練外,還夾錢自費請教練額外加操:「首先要很感謝郭堅教練,他真的很用心教我們,在暑假就是他陪我們特訓。」張鶴慧透露最早試過5時起身去練波,又曾大熱天時在沒冷氣的體育館狂操體能:「雖然辛苦,但現在想起一切都值得。」 田家炳除了奪得分區冠軍,她們亦贏得本年度精英賽資格,不過3位要應考文憑試的隊員或未能出戰,故重任將落在李穎妍及吳泳然兩位中五生的身上。李穎妍笑言希望可接到師姐們的棒,於精英賽再創佳績。 圖:蘇子傑、李子正 文:蘇子傑

【JUNIOR】李嘉誠中學 沒教練的冠軍球隊

【體路 X Junior】今年度的「大埔及北區中學校際羽毛球比賽」男女子A Grade決賽上月舉行,男子組王者之位由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相隔5年後再次奪得,他們在決賽以3:1反勝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這次冠軍寶座絕對贏得不容易,原來李嘉誠中學羽毛球隊近年一直要在沒有教練情況下應戰,一眾球員只能靠自己鑽研技術。 開學至今才一個月,學界羽毛球賽事已率先展開,其中大埔及北區賽事在上月11日揭開序幕,賽事共有4個比賽日。決賽當日,李嘉誠中學在先失1局下連追3局反勝圓玄二中封王,以較佳排陣拿下今年度冠軍,賽後所有球員無不興奮大叫慶祝。 在冠軍獎牌的背後,李嘉誠中學羽球隊上下付出了120%的努力,皆因他們要在欠缺教練下比賽。就讀中六的隊長譚銳峰表示:「只有我讀中一當年學校有過羽毛球教練,之後一直沒有再聘請,學校資源一直不足,體育老師需負責帶排球隊,我們球隊練習就只靠自己。」 學校雖沒有專屬羽毛球教練,但仍有安排老師帶隊比賽,這位老師在同學心中已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有女隊成員說:「因為有費Sir在,今年是男女隊最有士氣的一年。」同學們口中的費Sir(費灝銘老師)本身任教物理及數學,因為本身亦為羽毛球愛好者,所以球隊練習時他也想出一分力,幫助同學練習發球及封網。 沒有專業教練的這支冠軍球隊,原來連旁人也會忍不住出手相助,包括學生家長。隊長譚銳峰的爸爸是另一位一直幫助球隊的人,譚銳峰說:「他有時會來看我們練習,球隊比賽無論最終拿甚麼成績他也會來支持。這次A Grade比賽他其實很緊張,有同學受傷要紮住比賽,他在家拿消炎藥給隊友『捽腳』,他是我們球隊的強心針。」決賽當天,譚爸爸就坐在教練席上為球員打氣。明年譚銳峰將畢業離隊,他希望未來有機會的話會回來再繼續指導師弟妹,為他們加油。 圖、文:徐嘉怡

【SPORTS LECTURE】鬥智鬥力 熱血拔河魂

【體路 X Junior】俗稱「扯大纜」的拔河是不少人童年的集體遊戲之一,但其實拔河有正規的比賽,更曾成為奧運項目,當中蘊藏的技巧和裝備亦讓你意想不到。《Junior》今次會深入剖析拔河運動,了解這不只是遊戲這麼簡單。 拔河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之後逐漸在亞洲國家流行。古時人們會以拔河比賽來慶祝節日,香港早在開埠前就有拔河運動的記載。時至今日,拔河已經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香港拔河運動總會每年會舉辦本地賽事,又向中小學宣傳拔河運動。我們到達位於觀塘的訓練中心,中心由白色的大貨櫃改建而成,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甫進入已感受到一份親切感,隊員之間像家人一樣相處,珍惜彼此關係,中心的規模雖然不大,卻有家的感覺。 矮小選手「四両撥千斤」 教練袁澤謙透露集訓班的學員來自五湖四海,由中學生至紀律部隊都有。他強調拔河運動適合男女老幼,只要掌握技巧就能避免受傷。拔河講求團隊合作和技術運用,不少人認為身形高大的選手必可取勝,但若然採取適當戰術,矮小選手也能做到「四両撥千斤」的效果。 袁教練認為拔河能磨練青少年的意志和抗壓能力:「每星期有3晚練習,隊員需要為比賽進行刻苦訓練,曾不少人感到太辛苦中途退出。」他希望以遊戲方式培養學生興趣,使他們願意付出時間練習,解決學員不足的問題。 贏過重40kg對手 讀大專的謝承志(Cyrus)是港隊U23成員之一,有4年拔河運動經驗,他認為拔河帶給他的成功感是眾運動之首:「雖然練習十分艱辛,但在贏得比賽的一剎那開始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這種成功感能為我帶來推動力繼續往前。」比賽時每隊都有重量限制,他們曾贏過重過他們總體重40公斤的隊伍,令Cyrus認定拔河是一項「鬥智鬥力」的運動,「我們多以技術取勝,不同場地有不同的策略,亦視乎隊伍較擅長哪種戰術」。 「拔河小妹」有話兒 年僅18歲的鄧善盈是青年隊的「大師姐」,身形嬌滴滴的她練習時盡顯功架,絕不失禮。她笑言朋友起初對她入選拔河集訓隊的反應都是:「吓,(拔河)係運動嚟㗎咩?」由於家人受傳統觀念影響,所以對其看法亦有所保留。善盈以前是一名「女飛魚」,在多番糾結之下毅然放棄游泳,全情投入拔河運動。 以前的善盈性格較自我,接觸拔河後使她重視團隊精神,又比以前主動不少。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中山的比賽,經驗最淺的她當時表現緊張:「當日第2場比賽時驚覺手掌嚴重受傷,教練為我包紮及消毒傷口,隊友也沒有放棄自己,就是這份關心使我繼續堅持比賽。」善盈忘了那次比賽的成績,只記得隊友的互相扶持令她大為感動。家人察覺善盈參加拔河隊後活潑了不少,甚至老一輩亦支持她繼續下去。 修讀康樂及休閒事務管理的善盈畢業後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識,幫助推動拔河運動在香港的發展。對於女孩子接觸拔河,她有以下的看法:「女孩子的手也不一定要白滑,不要有太多顧忌,始終外表不能代表一切,希望大家看到拔河好的一面,因為它帶來的收穫遠比付出的多。」 拔河玩法‧‧‧‧‧‧ 比賽以8人制為主,首7名隊員(Puller)會由高至矮排好,最後一名隊員(Anchor)則負責背起繩索。 賽前雙方會敬禮以示尊重。…

【Junior】關於羽毛球,我想說的是……

【體路 X Junior】今期Sportsroad Junior特意搜羅了各種關於羽毛球運動的冷知識,讓讀者有機會能更多認識這小小的一個羽毛球。 16條羽毛就是太完美啦! 羽毛球的羽毛數量必須對稱才能保持平衡,而當數量為2的平方數時便是對稱了。16條羽毛是能夠保持羽毛間隙的最合適數目,這樣才能保證球平穩地飛行。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14或15條羽毛做的羽毛球,但其後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統统一了標準,一律用16條羽毛做的羽毛球來進行比賽。 為何不是雞? 羽毛球用的都是鵝毛或者鴨毛,頂級賽事用的羽毛球基本上都是鵝毛做的,而且還必須是鵝翅膀上的翎毛,因為翎管堅挺耐用,球的下落速度才符合標準。再者,鵝毛做的球可以確保飛行速度穩定及軌跡良好,擊球落點精準、聲音清脆、擊球感覺扎實。至於為何不是雞?因為雞毛不夠韌,在打的過程中容易折斷,加上雞毛不是白色的,染色既費時又不符合經濟效益。 清蒸羽毛球打得更久 由於冬天氣溫較低,寒冷會使羽毛球的羽毛變脆,所以打的時时候會較容易折斷。蒸可讓羽毛暖一下,只要在杯中倒滿熱水,然後直接把羽毛球放在杯上「蒸」就可以。不過打之前緊記要先晾乾,否則會影響球的飛行。 羽毛球有幾快? 羽毛球是世界上最快的球類運動,比F1賽車的最快速度還要快。根據去年9月以來的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及其他重要賽事的鷹眼系統顯示,馬來西亞名將、「拿督」李宗偉殺球的最快球速是每小時408公里,中國的林丹則是每小時401公里。至於有紀錄以來的最快速度,則是馬來西亞球手陳文宏於2009年創下的每小時421公里。 相關報導:伍家朗:奧運英雄。上一站。學界王者 相關報導:郭俊謙:學界王者。下一站。港羽新星

【Junior Cover】 郭俊謙:學界王者。下一站。港羽新星

【體路 X Junior】伍家朗與郭俊謙,同是土生土長的羽毛球運動員,前者是現役港隊代表,昔日走過學界賽場、世青賽、世錦賽後,終在今年踏上奧運大舞台;後者則是港青成員,學界生涯走到尾聲,即將追隨港隊「師兄」的腳步,踏上這無盡旅途。 披上港隊戰衣,代表香港出賽,是不少年輕運動員的夢想。然而,在香港當全職運動員卻從不被外界看好,要踏出這一步,甚艱難。旁人認為這是沒前途的職業,但就讀浸信會呂明才中學的羽毛球小將郭俊謙(Wallace)偏偏為了夢想一於少理,「我只想趁年青力壯時,挑戰世界!」 現年17歲的Wallace,是港青羽毛球代表兼學界羽壇新星,在他身上不難發現「師兄」伍家朗的影子,說的不僅是那份鄰家男孩的感覺,還有是因為他倆彼此相近的成長路。 Wallace笑言自小愛的是足球,到小四才接受正式羽毛球訓練,起步比當年的家朗更遲,不過兩人同是「後天努力型」,靠著「三分天分,七分努力」,分別相隔5年稱霸學界。「除了上學,我的時間全部奉獻給羽毛球,平日有3天在體院訓練,但我天分不高,所以其餘4天都會自行訓練或跑步練氣。」每天球場學校兩邊走,夜晚更要回家「開夜車」趕溫習,Wallace坦言辛苦得要命。不過努力是不會騙人,在去年家朗拍走林丹時,Wallace亦帶領呂明才接連於「沙西區中學校際A Grade羽毛球比賽」及「全港學界精英羽毛球男雙賽事」封王,風頭一時無兩。 6年學界生涯,轉眼間已來到最後一年,Wallace即將面臨前途的決擇。在課本與球拍之間,他選擇了後者:「說出來有點老套,但從少到大『我的志願』都是寫要當職業運動員。」雖然早知道在香港做運動員薪水不多、生涯短暫,但Wallace相信只要捱過就有出頭天:「要追夢就要趁年青力壯時,不要等自己老了才後悔!就像李宗偉與林丹,兩人雖已年過三十,但因為羽毛球夢他們仍在不斷努力,為的只是不讓自己後悔。」 談到未來目標,Wallace坦言希望以身旁的家朗為追趕對像,有朝一天可打進奧運戰場:「不單是技術,還有心態上,我有時都會向家朗偷師,他訓練時總是非常專注,最記得他贏了林丹的第二天,他一如以往默默地練習、沒有一絲架子,單是這份謙虛已非常值得學習。」追隨師兄的腳步走下去, 2020年東京奧運,或許真的有機會看到郭俊謙的名字。 呂明才劍指男甲三連霸 以「羽毛球兵工廠」來形容浸信會呂明才中學絕不為過,雖然該校並沒有刻意取錄精英運動員學生,但他們的羽毛球隊在學界卻無人不曉,不但獎盃多不勝數,更孕育過陳祉嘉、潘樂恩等香港女子羽毛球代表。 就如去年,呂明才的成績非常出眾,他們先在沙西區包辦男子A Grade、C Grade及女子A Grade冠軍,及後到全港精英賽憑郭俊謙(Wallace)與鄧浩揚的男雙組合再下一城,於決賽反勝拔萃男書院封王,成為四冠王。…

【Junior Cover】 伍家朗:奧運英雄。上一站。學界王者

【體路 X Junior】伍家朗與郭俊謙,同是土生土長的羽毛球運動員,前者是現役港隊代表,昔日走過學界賽場、世青賽、世錦賽後,終在今年踏上奧運大舞台;後者則是港青成員,學界生涯走到尾聲,即將追隨港隊「師兄」的腳步,踏上這無盡旅途。 若問及伍家朗的「成名作」是那一場比賽,相信不少人都會答是去年11月在「香港公開羽毛球超級賽」八強中擊敗「超級丹」林丹一役。不過其實這位現年22歲的林丹殺手,早在學界時代已嶄露頭角。 翻查紀錄,難免會被家朗的學界成績嚇一跳。除了多年來均協助拔萃男書院稱霸「九龍區D1中學校際羽毛球團體賽」之外,家朗在「全港學界精英羽毛球比賽」中的成績同樣亮麗,中三開始參賽,兩屆賽事先後奪得單打及雙打冠軍,之後更連續兩年成為雙料冠軍,被稱為「學界王者」絕不為過。 自初中已經接受香港體育學院的專業訓練,家朗年紀輕輕卻已有多次出國參加比賽經驗,不過他指最享受的仍然是學界比賽:「在外比賽的氣氛其實及不上學界,因為家長及同學均會捧場打氣,而且參賽的球手會有為學校而戰的爭勝心,因此自己在剛剛畢業時,仍然會抽空去學界比賽觀戰。」 雖然稱霸學界賽場多年,不過王者也有險些陰溝裡翻船的時候,家朗就提到一次在彩虹道體育館比賽的深刻經歷:「那次是在精英賽遇上同樣接受體院訓練的對手,不知為何對方那邊的場地很滑,一跑動就滑倒,結果我很輕鬆便領先11-0。但在轉場之後就輪到自己遭殃,被對手把比分追得相當接近,最終艱苦之下才以3分險勝。」除此之外,家朗亦曾在學界賽場與他國際賽雙打拍檔「光頭仔」李晉熙短兵相接,兩人既是拍檔、亦是競爭對手。 認識家朗的人都知道,這位球手在場上「靜」得出奇,偏偏有年他卻成為「被選中的小孩」,擔起了隊長一職,還要率領啦啦隊「嗌」口號,這個「錯配」同樣考起家朗。「我覺得自己沒有太多領導才能,而且大部份時間在體院練習,很少與校隊成員交流,結果隊長的職責亦做得不太好。加上由於自己不是太熟悉啦啦隊的口號,自己帶領的隊伍『嗌』得沒有凝聚力,場面既好笑又尷尬!」最終這亦成為家朗6年學界生涯中最難忘的比賽。 畢業後家朗放棄了升學機會,選擇當上全職運動員。對於像他一樣,有意當上全職運動員的年輕球手,家朗就有一點「貼士」:「這是很重大的決定,要經過深思熟慮,不能貪一時意興。我認為首要考慮的是對羽毛球的熱誠,在我轉全職前,『才叔』(前港隊總教練陳智才)曾經問我是否真的很熱愛打球,有種『不能打球便不能生存』的感覺,提醒我最重要是對羽毛球的熱愛。」小至學界賽場、大至奧運舞台,家朗一路走來,對羽毛球的熱忱始終如一,才能令他年紀輕輕已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 相關報導:郭俊謙:學界王者。下一站。港羽新星 圖:徐飛 文:何子淵

【Junior】李慧詩:給Sarah中五時的一封信

【體路 X Junior】今期《Sportsroad Junior》的封面故事之一,邀得李慧詩回到中學母校梁式芝書院,回味中學時代遊走學生與運動員之間的點滴,詳文可看:李慧詩 那些年校園生活的點滴。同時亦邀得Sarah為過去的自己,親撰一封信,回看過去的自己。   Sarah: 開學一個月了!測驗和功課是否愈來愈多?儘管你已是應屆會考生,我想你仍然像去年一樣,每天到沙田體育學院 (體院) 訓練吧! 自從去年暑假你接觸單車後,從此就對這極速運動愛不釋手。規律和高強度的訓練,卻使你體力透支。我曾看到你在課堂中竭力撐著沉重的眼皮上課,又曾見過你肌肉酸痛得拐著腳走路,每次我都想問你一聲:「你累嗎?」我佩服你對運動的熱誠,你從沒有埋怨過放學後去訓練如此的奔波;我羨慕你的單純,你不為求功利,只為享受自己鍾愛的事情上;我欣賞你不放棄學業,你珍惜每分每秒,甚至坐車來回體院的時間,都埋頭苦幹地做功課。 學期才剛開始,公開試愈迫愈近,你準備好心情沒有?還是你已開始思索著考試後的前路?假如你要成為一名全職運動員,開展一段新的旅程,請不要懷疑自己!這個決定可能被爸媽反對,走的路可能跟別人不同,但請對未來充滿信心,勇往直前。因為你只要懷著初衷,不斷思考反省,執著認真地學習,就會成功。看!你造就了今天刻苦耐勞的我。身為十二年後的你,為著過去的這個你引以為傲。 感謝你,從小就熱愛運動和學習,否則現在我必會是個愚鈍、肥胖的人。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十二年後,你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依舊在我身旁,支持我,照顧我,我覺得我真的很幸福。多謝你! 祝 享受人生 十二年後的Sarah…

【Junior Cover Story】李慧詩 那些年校園生活的點滴

【體路 X Junior】我們的青春都在校園中度過﹐香港單車代表李慧詩(Sarah)也一樣,闊別校園生活多年﹐中學五年的回憶仍然常在Sarah腦海中打轉。今次我們特別邀得「牛下女車神」重返自己的母校──梁式芝書院,在這個Sarah心中的「家鄉」,分享回憶裡的點點滴滴,以及在里約奧運後回港﹐生活上的點點變化。 老師同學是這樣叫我的 「最好的朋友會直呼其名,還有就是在中三時與同學組成了『傻瓜一族』,我就叫作冬瓜。」俗語說「不怕生壞命,最怕改錯名」,名字真的很重要,幸好李慧詩在入學時為自己改了一個很適合她的名字:Sarah,於是自那時開始,老師便這樣叫她。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老師會叫她「衛斯理」。(按:其實這個叫法有根據的,外國人都是這樣,名字在前、姓氏在後。) 校服很漂亮! 或許不少同學曾經都對自己的校服有所埋怨,Sarah卻很喜歡梁式芝的校服裙。白領、裙上的漸變藍、不顯眼的間條線條、從領口到腰間的五粒鈕扣、穿了5年,Sarah有以下評語:「我覺得很漂亮,不過校服要訂造,對我而言價錢有點貴。」還有規定的丁字帶鞋,自言自己腳比較大、穿40號鞋的Sarah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尺寸,往往要花上一點時間、多走幾間鞋鋪。 女車神吃甚麼長大? 甫回到校園,Sarah便在小賣部買了芝士火腿牛角包填飽肚子,抬頭看見食物的價目牌,她說許多食物從前都是沒有的。「以前最喜歡吃牛丸、魚蛋及三文治,豆腐花、撈麵、炸雞這些以前都沒有,現在多了許多選擇呢!」離開校園一段時間,學校多了不同的東西,充當小編嚮導的Sarah也嘖嘖稱奇。 由於午膳時間相當有限,Sarah在中一到中三期間均是自己帶飯盒的,不過後來開始在體院練習,要額外再帶飯盒實在有點麻煩,於是她開始改變「餐單」:「與同學到附近的商場吃麥當勞快餐,時間有限,實在不能等待餐廳的午飯,就算是快餐也要吃得很快,回來時還要『合資』坐的士,其實商場與學校很近,現在想起來也不明白為何要乘的士……」 學校讓我自豪 走過「L」形的長走廊,先後經過及拜訪禮堂、課室、地理室、音樂室及實驗室,校園的格局漂亮之餘,在走廊盡頭還能居高臨下地欣賞整個觀塘,確實美不勝收。不過Sarah最喜歡的,也是讓她最自豪的,卻是學校師生的內在美。「提到自己母校,讓我最自豪的是老師和同學都很團結,尤其是會考那兩年的理科班,同學會一起表演、謝師宴也會全體出席,十分齊心。」 與現在的「334」學制不同,過往的舊學制高中生活只有2年,還分了文科及理科班,公開試分數夠14分才能升讀2年預科。因此,中三選科,可說是學生的首個「重大抉擇」,對將來有莫大影響,Sarah亦有獨特的選科方法:「跟著死黨選科。中二時認識了最好的朋友,當時自己的成績還不錯,自己對選修科也沒有甚麼特別喜好,於是便跟著好朋友選了理科班。」 喜愛的科目 VS 討厭的科目…

【JUNIOR編者的話】與別不同的10月號

【體路 X Junior】數數手指,《Sportsroad Junior》已出版至第8期,但筆者覺得今期與別不同,因為今期「卡士」可算是出版以來最強勁一次。 里約奧運後,筆者一直在想如何可以把過去暑假的奧運熱潮延續下去,當然,每一屆奧運熱血過後,大家總會很快善忘地放下為香港運動員打氣的習慣,但《Sportsroad Junior》一直希望透過這份學界體育報,向學生灌輸香港的體育氣氛,除了報導學界體育消息外,也想透過其他篇幅,令更多學生自小可以接觸到更多香港運動員的故事。 所以,今期《Sportsroad Junior》就有了這個「後里約奧運系列」的概念。兩個封面,我們花了不少心思邀請了里約奧運的香港代表伍家朗、李慧詩及陳銘泰,於百忙之中抽空接受訪問。伍家朗在出發日本前一周行程已排得密密麻麻,但離開前仍為我們抽空拍攝封面,一小時的拍攝雖然時間不多,但他還是如運動場上的表現一樣,每次動作、每個片段,都要求自己拍到最好。 李慧詩在放假兩星期後,就趕往日本出戰凱琳賽,有天筆者突然提出拍攝的請求,後來因不想在她休假的日子再添加「工作量」而打消了念頭,但她還是一再主動提供拍攝時間,仗義幫忙。除多謝「女車神」外,還有梁式芝書院上下老師的配合及協助,令今次兩篇封面故事在短短3天內完美完成。希望每位拿起這本《Sportsroad Junior》的讀者都好好收藏,因為除了我們每位編輯、記者的心血外,也是每位運動員在疲倦以後,向大家說的心底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文: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