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這一句話,一年前我的人生起了變化。Ironman,除了是瘋魔萬千影迷的鐵甲人或二世祖外,還是被譽為全世界最艱難的一項耐力比賽。参賽者須在17個小時内完成3.8公里游泳,180公里單車和42.2公里的馬拉松賽。能完成這賽事的人不多,能在世界各地鐵人比賽拿到好成績和合資格入圍夏威夷世界鐵人錦標賽每年全球更只有1800人。
老實說,我不是鐵人。但我很想有一天,鐵人賽大會司儀在我過終點的一刻很大聲地說:“You are an Ironman”。
為了這句話,年前開始改變生活態度。煙不離手的我,戒了煙;跑兩步都氣喘的我,跑了馬拉松;游水要掂住個邊來游的我,拿了人生第一個游水獎牌;連單車都無的我,每個週六都會踩三至四個鐘,一年前聽見三項鐵人比賽覺得無可能和Short short地的我,去年完成人生第一個半鐵人賽。
追夢
在香港現實社會長大的我,很幸運地能享受爸媽早年辛苦的成果而到了外國留學。中學時,還記得有位專門給學生求職意見的Career advisor問我。
“ What do you want to do after university?”
“ I want to be an investment banker, preferably M&A.”
“ Sorry what is an investment banker? ”
“ They help companies buy and sell businesses.”
“ Why do you want to be an investment banker?”
“ Because I want lots of money.”
“ Anything else?”
“ Nope.”
當同學們還在探索其興趣和出路時,回想幼稚的我已經疊埋心水想做一位i-banker,還要是M&A的i-banker。那時候的我,吹下姐,鬼知M&A Banker做乜咩?很膚淺地只想要錢,越多越好,無諗過自己鍾意做乜。但這就是當年的夢想。
大學畢業後回流在香港一家投資銀行打工,幾經辛苦實現夢想。一開始還覺得有些貢獻,又好似學都野。但好快就發覺原來是幻覺來的,唔夠一年,除了覺得Powerpoint formatting時,手指按鍵的速度快了,身形每況愈下和樣子老了10幾年外,好像都無乜點長進過,我開始發覺Banking原來不是我一直想像的那回事。但因為沒有勇氣去改變和擁有「個個都係咁做㗎啦,繼續做吧」的心態,麻木地我繼續返我不喜歡的工。
再過幾年,雖然有職升,有花红,但内心已沒有之前想做Banker 時的那份鬥志和憧憬,剩下的只有不停的埋怨和跟座旁邊的同事訴苦,忙但不充實,辛苦但沒有意義-因為沒有夢想。
很多城市人在繁忙工作下都不自覺地過着沒有夢想的生活,上班的理由是因為認識的人都在上班,你若做其他的事就有問題。我就是其中一個,但停一停,想一想,這是理由嗎?我不是說人不應上班,不需要賺錢和吃飯,應立刻退休去非洲耕田。我個人觀點是,做每一件事都需要有一個理由,而上班也同樣需要理由,為了實踐夢想,為了達到目標。
有了目標才有生活的動力,有理由去做你每一天的工作。我的目標很簡單,I want to be an Iron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