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專訪】從狂妄自大變謙卑自律 趙之敏赴台教水重「身」出發



【體路專訪】在成王敗寇的體育世界,很多人對勝利過份執著,令他們難以接受落敗二字。游泳教練趙之敏(Simon)昔日經常因泳手未達要求、團隊在比賽告負等理由鬧脾氣,甚至因態度問題一度打算放棄教練的工作。然而一次台灣的旅程,讓Simon在機緣巧合下獲得在當地任教的機會,經過5年的努力不單成為「寶島蛙王」陳志明的恩師,甚至連性格、生活都變得截然不同。

要說趙之敏的台灣故事,應要由他在香港的時候說起。在香港土生土長的Simon自小運動表現不俗,雖然未有參賽,但在英國升學期間有接受過游泳教練,回港後在前妻推薦下,但將游泳教練視作維持生計的職業,結果一教便是25年。Simon過去大部分時間都在香港任教,但這段卻是他不堪回首的日子,「以前在香港經常發脾氣,只要學生達不到要求就鬧,無論是對泳手還是身邊的教練都很負面。」去到台灣後的Simon更慢慢感受到自己以往的「目中無人」,他表示:「那時候覺得自己就是最強,經常去買新器材,我有人冇,就覺得自己『好有型』,結果最後其他人都好像不接受自己。」或許是態度不良,或許是教學方法出現問題,Simon的學生越來越少,令他萌生放棄教水的念頭。

(圖:受訪者提供)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不過,命運再次把趙之敏帶回游泳教練的崗位上,然而這次卻是在「寶島」重新出發。在2016年,Simon其中一個在台灣升學的學生在當地出賽,閒著無事的Simon特意到現場觀賞賽事,結果在眾多機緣巧合下被當地教練邀請留在台灣任教。趙之敏留台的時間慢慢從2星期變1個月、3個月、甚至1年,惟他坦言在當地起步並不容易,「當初只有陳志明及周偉良兩個泳手跟我,一開始都有人懷疑自己的教學方式,不過在我接手後兩名泳手的水平都慢慢進步,前前後後花了近4年時間,才讓人接受我的教學方法。」最初深怕旁人覺得自己借陳志明及周偉良的「明星效應」在台發展,但經過幾年的時間,Simon慢慢建立起信心,教學變得數據化及科學化,亦深得泳手的信任,令他繼續在教學路上堅持。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除了獲泳手的信任外,還有一個因素讓Simon決定留在台灣發展──奧運達標。「台灣整體水平比香港高,好像有更多機會達到奧運A標或B標,這亦是自己教學以來一直想做的事,但在香港好像沒人看到我有能力培育出這樣的泳手,亦可能是自己的態度令人不相信我能做到。」至於導致兩地整體水平的差異,Simon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石屎森林」的影響,「其實香港人很懂得教水,但生活在石屎森林下很多人都不願意投放時間,影響泳手的進度,而且香港的家長很多要求,相比之下台灣的學生與家長都很尊重、信任教練,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慢慢培育。」

(圖:受訪者提供)

2019年4月,陳志明於100米蛙泳游出1分01秒12打破台灣全國紀錄,更達東京奧運B標,被當地傳媒譽為「新科蛙王」。作為陳志明的教練,趙之敏對此固然感到開心,但在台灣5年令他最深刻的,卻是帶著運動員去澳洲訓練的時光,「在2017及2018年先後兩次帶運動員去澳洲訓練10星期,那段時間每日都要為運動員打點一切,像他們的爸爸一樣。」澳洲之行令Simon更加懂得如何照顧運動員的需要,亦慢慢令他的生活走向規律化。

從600米變2公里,不變的還是每日的規律

在大部分港人眼中,台灣最吸引的非夜市莫屬,但無論身處台中或是台北,Simon都甚少踏足夜市,每日的活動範圍幾乎都離不開家至學校,「從最初在台中的600米,到現在台北的2公里,都是從家到學校,訓練結束後從學校回家。這樣簡單的生活慢慢改變自己的性格,讓自己更專注於教學上。」除了日日如事的樸素生活外,還有一個地方是Simon每日堅持去的,那就是本該是運動員專屬的健身房,而他健身的理由,也是從泳手的角度出發,「很怕學生見到自己無所事事,生活變得毫無規律。健身是其中一個我為泳手帶來動力的途徑,我不是特別有名的運動員,更不是奧運泳手或是任何紀錄保持者,但要泳手學識堅持,首先要自己變得有規律。」

作為教練,Simon仍堅持每日健身。(圖:受訪者提供)

「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的行為,令到學生能夠保持每日的規律。」日復日的生活,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沉悶,然而Simon已經持續5年之多,或許這種樸素是過去的他未曾想過的生活。除了生活上的改變,台灣的生活亦令趙之敏在教學的心態上變得截然不同,「在香港教水一心想著贏冠軍、破紀錄,但在台灣的時間長了,慢慢覺得泳手不一定要贏金牌,不一定要破紀錄,那怕只是快0.01秒,都已經是進步。」雖然游泳屬於個人運動,惟Simon認為他所教的泳手更像是一個團隊,當中雖然只有少數泳手能夠贏得金牌,但只要泳手能夠突破自己,在Simon眼中已經屬於勝利。

趙之敏的教學目標除了讓泳手游得更快,更希望泳手在心態上都有所成長,他更以「人生游泳教練」形容自己:「教游泳不單是在技術上,亦不是透過課程或比賽令泳手成長,而是作為領導者以親切的方式與泳手溝通,讓他們對游泳產生興趣,令他們會自動自覺按教練的訓練計劃練習。」Simon認為泳手只要通過游泳學識堅持,即使在游泳上未能踏上頒獎台,未來離開泳池都會是成功的人。

經過這5年的經歷,Simon回流返港或許可以在泳壇闖出一遍天,然而談及未來,他卻對回港未有太大憧憬,「雖然暫時未有移民的想法,但現在人已經在台灣,考慮返港的問題已經不太重要,反而日後有更大的機會留台發展,始終香港的家長要求多,回港教水可能會更辛苦。」對於Simon而言,現時唯一的目標,就是與身邊的教練團一同努力,讓更多泳手能夠登上國際賽事的大舞台。

圖:邱姵璇
文:彭淬祺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