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氣有價



【體路專欄】為吸引觀眾入場、廣告商贊助以及媒體報導,體育賽事主辦機構向頂尖運動員支付出場費(Appearance Fee)已非常普遍,個人化及商業價值高的運動例如網球和田徑等,偶像級運動員收取的出場費更為可觀。

網球天王費達拿(Roger Federer)2012年應邀到南美洲進行6場巡迴表演賽,據紐約時報引述當地傳媒報導,主辦單位支付予這位當時世界網球一哥的出場費及其他贊助費用,達到1,200萬美元的天文數字,難怪他能榮登該年度福布斯(Forbes)最賺錢運動員排行榜的第五位。

世界排名第二的西班牙男子網球名將拿度(Rafael Nadal)參加2014年的國際網球超級聯賽(IPTL),出場費亦高達100萬美元。2012年獲西班牙TVE電視台向拿度支付100萬歐羅贊助費,條件只是他在未來兩年的每場比賽後只能接受TVE電視台的獨家訪問。

根據2016年的福布斯最賺錢運動員排行榜,牙買加飛人保特( Usain Bolt)是最賺錢的跑步運動員,「吸金」能力高達3千萬美元。運動網站Runnersworld曾報導,保特於2013年參加國際田徑聯會鑽石聯賽(IAAF Diamond League)巴黎站200米賽事時,賽會給他的出場費是30萬美元。結果他以19.73秒奪冠,如果只以比賽時間計算薪酬,保特的時薪接近5,500萬美元!

相對於網球,馬拉松賽事的出場費低得多,但為了吸引具商業價值的頂尖跑手參賽,主辦單位支付的出場費也愈來愈高,跑手即使未能勝出,但所得往往更勝奪冠。曾贏得9項國際全馬冠軍的前男子世界紀錄保持者Wilson Kipsang,今年2月出席東京馬拉松,就最少收取了10萬美元的出場費,但他勝出這項賽事的獎金卻只有8萬美元。

2005年轉跑全馬後共奪得7項「六大」賽事桂冠、現今女子馬拉松最快時間紀錄保持者Paula Radcliffe的出場費是行內數一數二的,據報導倫敦馬拉松曾向她提供破紀錄的25萬鎊(約33.8萬美元)出場費,但這紀錄已被Mo Farah打破。

Photo Credit: Daily Mail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連奪2012年及2016年兩屆奧運會5000米及10000米金牌的英國長跑手Mo Farah雖然從未跑過全馬,但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倫敦馬拉松主辦當局於2013年曾向這星級長跑手支付超過75萬鎊(約91萬美元)的出場費,換取他連續兩年在倫敦馬拉松亮相。

雖然收取了高昂的出場費,但Mo Farah早已表示需時適應全馬賽程,因此2013年他只跑了半程便退出比賽。而2014年Mo Farah只以第八名跑畢全程,雖未能在主場帶來驚喜,但出場費已「袋袋平安」。

埃塞俄比亞長跑名將Kenenisa Bekele於今年的杜拜馬拉松被一致看好,卻因受傷而未能完賽。不過,他最少可獲得出場費5萬美元,不致空手而回。

有幸亦有不幸,於2010年及2011年倫敦馬拉松分別奪得冠、亞軍的俄羅斯女跑手Liliya Shobukhova,在2014年被揭發曾服用禁藥,不但被IAAF罰禁賽,更取消她自2009年10月以來的所有比賽成績。更倒霉的是倫敦馬拉松當局向她追回該兩屆賽事的獎金和出場費,可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作者:張樹槐 恒生銀行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
(本文曾於信報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