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雅加達直擊】在雅加達巨港亞運的網球比賽場上,上演了一場中國吳易昺對韓國李德熙的男單準決賽,最終李德熙苦戰兩小時多後以盤數1:2告負,奪得銅牌。這場四強賽對觀眾來說這或許只是場精彩的球賽,但對李德熙而言,這場勝利、這面銅牌卻比別人來得更艱辛,因為他的世界有點不一樣——他聽不到場外的歡呼吶喊,或是場內的撃球聲,他是一名聽障運動員。
今年只得20歲的李德熙患有先天性失聰,七歲時跟隨表哥到網球場練習,自此踏上網球之路。他在2012年轉為職業運動員,成為韓國一流的網球選手,於2017年世界職業賽排名更打入第130位。對一般人而言要達至這排名絕非易事,對聽覺和言語上都有障礙的李德熙更是困難。在溝通方面,他聽不到裁判的判決,即便自小有學習唇語,但要讀懂所有的發音甚為艱難,更何況在國際比賽上裁判都是說他不擅長的英語,經常會令他摸不著頭腦,只能以身體語言交流,更因此多次遭別人嘲笑。
比賽方面,或許一般人會忽略聲音對於球手的重要,不過事實上我們的聽覺系統比視覺系統接受信息的速度更快,很多專業球手都是跟據擊球的聲音來判斷其力度和落點,從而打出最合適的回撃。聽覺的缺陷是李德熙不能克服的障礙,不過雖然他失去了聽覺,聽不見網球彈跳或對手擊球的聲響,但剩餘的感官比常人更敏銳。為了彌補聽不見的聲音,他比別人花多幾倍努力,加強手眼協調和體能,比賽時將專注力全放在視覺上,務求更快地分析對手擊球的動作和球路。他接受自己的先天不足,積極地尋求彌補的方法,漸漸地他成為韓國數一數二的球手,現時世界排名230位。
李德熙沒有視聽障為絆腳石,反而這令他更奮勇向上。初接觸網球時,大部分人皆認為他不可能達到精英網球手的水平,但他偏不向命運低頭,正如他在去年ITF印尼F8決賽撃敗印度選手後所說:「我想證明他們都是錯的。」今屆亞運他過關斬將,八強更直落兩盤殺退中華台北的世大運冠軍莊吉生殺入四強,雖然最終在四強以3:6、6:3、5:7不敵中國的吳易昺無緣決賽,但他取得的銅牌不單證明實力,也是為自己的生命奮鬥,創造更多的奇蹟。
圖片來源:INASGOC
文:實習記者 盧嘉程
民政事務局(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官方網頁)全力支持香港運動員出戰第十八屆亞洲運動會及亞洲殘疾
資訊傳遞由爽WIFI 提供|器材由Canon提供
亞運會正式開幕前,《體路》今日起會同大家連續一個月倒數,包括每日推出 #撐起港隊逐格睇,以及運動員專訪,當然唔少得 #SportsroadTV啦!記得留意我地各大社交平台(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及亞運專頁,要收到最快消息,當然要下載《體路》應用程式,接收第一手香港隊新聞!(Android版本請按此|IOS 版本請按此(測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