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任何年齡層的人士都可以做運動,是近年大眾開始認知的事情。以往大家認為長者為免受傷,盡量不要做運動,這說法非全對也非全錯。當我們年過65歲後,身體處於衰退期,這段期間的肌肉明顯加速退化,跳倒的機會大增。年紀輕輕的你也許以為跌倒是小事,但家父去年兩次跌倒跌到「一身血」,才令我驚覺健身對長者的重要性。
大部份老一輩的人(1950年代至1960年代出世)不喜歡運動,是他們先入為主,認為運動只有競技意義,但事實上長者做運動不是與其他人「比分數」,而是透過較小強度的運動,加強內臟蠕動,防止流失肌肉及急速衰退。
綽號「老爺」的羅樹鈞(Eddie)年過六十,近年保持一星期健身三次的習慣,為了向區內長者提供免費的健身指導,兩年前考獲AASFP長者體適能證書,期望每一位長者可以領悟到健身的樂趣。
賽馬會安寧頌今年推出《晚晴心語-智蘊樂活》一書,希望大眾更了解晚期病人的難題,其中一個章節是教導晚期病人如何可以居家運動,紓緩不適。
Eddie坦言,不少病人長期臥床,身體長期缺乏郁動也會產生痛楚,所以在家中或療養院做運動,主要是訓練肌肉力量及身體靈活度,「開心係最緊要,唔好有太多目標嘅包袱,只要做得到,自己開心就OK,當然每個病人面對嘅問題都唔同,做運動之前都要諮詢醫生嘅意見」。
以下運動需用的空間及工具不多,病人只需穿上鬆身衣物,坐在穩固的有靠背椅子或沙發上,雙腳著地便可以,也不用穿鞋。手臂、肩膀、腰及大腿等部份也能動到。
1. 踏步
雙手放大腿側平衡身體,背脊拉直,也可用靠墊墊著腰椎位置。雙手按著椅子,大腿交替提起放下。
2. 踢腿
維持踏步的姿勢,小腿向上踢,不必蹬直,注意不應為了令小腿停留半空而閉氣。如病人力有不逮,背脊可以靠著椅背,會比較容易。
3. 二頭肌訓練
先準備兩個盛滿水的小膠水瓶,有重量便可,不必太重。病人坐下並拉直身體,掌心向天拿著水瓶,向天抬起放下是為一下。
文:邱益忠(AASFP運動公關、NBA專欄作家)、陳珍妮
拍攝場地:Watahhh Fi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