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活到老,學到老」,一句有逾2,500年歷史、相傳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倫(Solon)的名言。簡單六個字,知易行難,對兩位香港籃壇重量級人物「籃球博士」張丕德(Peter)和翁金驊來說,要踏出這一步,也許,更為不易。機緣巧合下,兩人尋到了各自的契機。前者毅然拾起書本,重過校園生活;後者走出固有框框,夥同Peter開設了《大心臟博士》Facebook專頁和YouTube頻道,由零開始,打造與籃球人交流、分享的平台。
這一次訪談,相約在兩人另一個不期然的相交點、有餘百年歷史的香港高等學府 – 香港大學進行。
相對在2001年於港大工商管理系畢業,其後一直執教大學男子籃球隊、至今剛滿廿載的驊哥,一周前剛度過54歲生日的張丕德雖然年長6年,卻反倒是翁金驊的師弟。談到自己重返校園的決定,Peter直言這並非任何「vanity project」(虛榮項目)。
從事傳媒工作多年,修讀新聞系橫看豎看也是一個natural choice。
他說:「其實我不需要這個degree,只是想還自己一個心願(擁有第2個學位)而已。」年輕時想過讀電影、修法律的Peter續道:「到了50歲開外才讀Law好像是太遲了一點,我本身的性格也未必適合。從事傳媒工作多年,修讀新聞系橫看豎看也是一個natural choice(自然的選擇)。」雖說再進修是多年來的一個想法,要付諸實行也得看時機。2018年3月樂視結業後,張丕德指既然多了空閒時間,財政上也負擔得來,遂決定尋求實現過往總是因工作太忙、或因時機不對而未能成事的夢想。
一切,始於去年的農曆新年前,Peter在遞交了報讀香港大學新聞系碩士課程所要求的文章後不足兩星期內,已經收到入學邀請。入讀課程前的面試,仿佛只是例行程序,向來鍾情閱讀的張丕德直言,30年來首次重返校園的感覺其實很好:「除了讓我有機會學習新知識如影片拍攝和剪接之外,也讓我結識來自不同界別的朋友,身旁同學的年齡層從20出頭,到接近60歲都有,校園生活其實挺好玩。」
兩個學年、四個學期,張丕德原定會於2021年夏天畢業。然而,計劃大抵永遠趕不上變化。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將本身面對面的課堂,變成線上遙距授課。霎時頓失「重返校園」的樂趣,Peter索性當下先退修兩個學科,寧可延後畢業時間至2022年春天,也冀盼日後能重回課室,不要「隔住個mon」如期畢業。
有失,也有得。因為疫情關係而多了出來的時間,讓近年已經在本地一家免費電視台合作的Peter和翁金驊,忽地在今年NBA總決賽前,衍生出《大心臟博士》的社交媒體平台。兩人異口同聲表示,從來不諳社交媒體運作,「開台」之初抱持的宗旨僅是作為一個和球迷分享、交流的籃球資訊平台。涉獵過往不曾接觸的領域,翁金驊將之形容為見步行步。多得他和張丕德加起來足有60年包含球員、教練和評述的全方位籃球經驗,不足一個月下來,《大心臟博士》Facebook專頁和YouTube頻道已獲接近9,000人追蹤,說是有個好開始實不為過。
翁金驊表示:「我的想法是用籃球教導年輕人做事應有的態度,灌輸他們正確的籃球知識和戰術,以至正確的價值觀。」素來篤信有能力、有本事自然有人支持的驊哥,抱持「以內容取勝」的心態運作社交媒體平台;Peter則強調「要先擺正心態」,又謂這個新嘗試令自己「長知識,開了眼界,知道了如何運作社交媒體平台的基本步」。
其實我們沒有甚麼可以輸,最多只是輸掉一點時間。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將《大心臟博士》誕生的故事娓娓道來。翁金驊說:「其實我們沒有甚麼可以輸,最多只是輸掉一點時間。」坐在左首的張丕德忽地補上一句:「有句歌詞很合用,『只管耕耘,成敗不去說』,是夏韶聲《交叉點》的歌詞。」不諳社交媒體運作也許是事實,但兩位在各自範疇都力足獨當一面的籃壇猛人,思路卻清晰得很,就是要建立特立獨行的風格,以專業的方式為球迷們帶來一個溝通的平台。假以時日,倘發展順利的話,更盼加強互動性,建設一個更全面、全方位的籃球人專屬平台。
誰說香港籃球不能享有超越威立年代的光輝日子?
大半人生和籃球結下不解緣,驊哥對香港籃球運動發展滯後,自然也是「愛之深,責之切」。縱橫籃壇卅餘載的翁金驊感概地表示:「香港籃球的情況不至於此,明明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事,如果做得更好,形成一個生態圈,就可以無須靠人。」
翁金驊一再強調,無論是涉足社交媒體平台,或是這些年來一直在走的籃球路,他都只有一個目標:「我只是希望搞好香港籃球,如果在社交平台有球迷留言能夠啟發我的思路就最好;至於在教練方面,期盼將來能培育出具有亞洲水平的球員。說真的,我只希望香港籃球隊在海外也受到尊重,畢竟現在沒有人當我們是一回事。如果各方面都做得更好,誰說香港籃球不能享有超越威立年代的光輝日子?」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張丕德和翁金驊兩個半百「籃人」,顯然早有盤算籌謀。人生的下半場才剛要開始,未來想必一如往昔,依舊是精彩可期。
圖、文:三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