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新常態」



【體路專欄】執筆時,剛好香港政府宣布有限度重開部份康樂體育設施,並讓本地超級足球聯賽球隊重新投入訓練。在過往一年,因應政府措施,本港的主要體育設施在大部份時間關閉,坊間不少有心人及持份者亦就此討論對體育文化及經濟的影響。作為運動醫學人,我希望從醫學和健康角度,讓大家了解在疫情下我所看見的運動醫學「新常態」。

上星期我主持了「亞洲運動醫學聯會」的網上會議,十多個來自亞洲不同國家地區的運動醫學醫生分享過去一年各地的運動醫學「新常態」。不少研究報告指出,在疫情大流行下亞洲各地市民的運動時間明顯下降,尤以青少年及老年人更甚。不少專家大膽預計,受疫情影響未來十年全球人口出現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血壓高、心臟病…..)的速度將會比過去十年顯著增加,除了其引致的死亡率上升外,預期醫療支出亦會大幅增加。因此,若長期關閉運動康樂設施,長遠來說必然不利市民健康。往後因缺乏運動而引致慢性疾病的個案將會愈來愈多,相信會是運動醫學從業員的其中一個「新常態」。

過去一年大部份運動設施關閉,卻衍生了某些運動的「熱潮」,例如行山及踏單車。疫情期間,不少市民都很珍惜能夠親近大自然及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但卻多了一班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士參與體育運動,加上沒有作出適當的準備,令行山或踏單車而引致的急性運動創傷及慢性勞損隨之增多。有見及此,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因應需求而舉辦相關預防及治療的工作坊,讓同業增值。行山及單車運動醫學在業界突然活躍起來,又是本港運動醫學的另一「新常態」。

香港政府在過去一年亦曾嘗試放寬管制,容許部份運動設施重開。可是,每次重開後的一段時間,運動創傷的數字也會突然急升,箇中原因可謂顯而易見:「餓波太耐,實在難忍」。市民缺乏運動又擔心再次封場,過度亢奮加上身體未「fit」便容易受傷。除了一般市民之外,其實專業運動員也受影響。根據我們最近的研究數字顯示,去年九月份當香港超級足球聯賽停頓五個月後重開時,起初兩個月的受傷比率比疫情前上升超過兩倍。故此,因疫情及封場影響,我們常見的治療對象由「週末戰士」變了「季度戰士」,似乎又成為另一「新常態」。

在抗疫期間保持個人及公眾衛生及適當的社交距離固然非常重要,然而,與其他文化和商業活動一樣,如何適當地找到平衡點,並讓市民有機會參與體育活動亦同樣重要。體育運動既有經濟價值,長遠亦有利公眾健康。目前為止,科學文獻上鮮有因參與體育運動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報告,相反地,有很多研究證實長時間缺乏體育運動會大幅增加市民患上慢性病患的風險,長遠對醫療開支更有深遠的影響。其實,各項體育運動的相關風險各有不同,不少本港的運動醫學專家非常樂意提出意見及幫助,只要針對各項運動的特色而作出合理的預防措施,而非一刀切封閉所有運動場地,相信定能找出平衡點,讓市民繼續安全及適當地參與體育運動。

作為一位骨科外科醫生,在急救嚴重創傷的病人時都會引用「ABC」的指引:”A” (Airway)即氣道、 “B” (Breathing)是呼吸,而”C” (Circulation) 指血液循環。保持氣道暢通(Airway)固然重要,但當病人穩定下來或人手足夠時,血液運行亦一定要處理妥當,否則傷者有可能因流血不止而死亡。同樣地,我們深深明白抗疫和防疫就如Airway一樣重要,但體育運動對市民長遠健康的正面影響亦不可忽視。疫情已過了一年,若只做防疫,卻不顧及市民的長遠健康,恐怕最後大家都會被提早Certify!


文:容樹恒教授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 (2020-22年)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 及 運動創傷科主任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