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體路專欄】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傷後復健與運動表現

【體路專欄】作為運動醫學從業員,我們除了要教導運動員和巿民大眾預防運動受傷之外,還有另一個重點目標:假如運動員不幸受傷,我們有責任將再次受傷風險降到最低的情況下,協助運動員盡早返回運動場、工作或日常生活中。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足球比賽的臨場緊急醫療支援

【體路專欄】足球比賽是一種高強度的接觸性運動。當雙方球員全力以赴,用心比賽,身體碰撞及受傷在所難免。在危急情況下,醫療團隊的臨場反應及治療足以拯救足球員的性命。現時國際足協及亞洲足協規定國際A級賽事必須有駐場醫生臨場候命。究竟醫生在足球比賽期間有什麼角色呢?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兒童及青少年進行阻力訓練的迷思大拆解

【體路專欄】「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是指透過身體練習去抵抗和適應不同的重量阻力,從而達到提升健康、體能和運動表現的一種體能鍛煉方法。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天下運動 唯快不破?

【體路專欄】電影《功夫》中的火雲邪神說過:「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世界上最快的人莫過於200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以9秒58打破男子100米短跑紀錄的保特 (Usain Bolt) 。他在2017年退役田徑後,曾積極參與不同足球隊伍的訓練,即使他快如閃電,但最終仍未能獲得一張職業足球合約。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守護心臟由運動做起

【體路專欄】心血管疾病為全球頭號致命死因,每年大約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7秒便有一人死於此疾病。本港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達6,561人,佔總死亡人數13%,當中6成死於冠心病。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糖尿病、肥胖、缺乏運動、吸煙和長期精神受到壓力,其中不少都可以避免和控制。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夏天又濕又熱,想做運動有乜計?

【體路專欄】香港夏天不單漫長,而且又濕又熱,每年六月至九月的平均最高氣温都高於攝氏三十度,全年的平均相對濕度也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下圖),濕度高會影響汗水的蒸發,從而影響人體的散熱能力。即使温度相同,我們的體感温度在較潮濕的情況下亦會較高。因此,香港的戶外運動愛好者都要想盡辦法應對如何在漫長的炎夏進行運動。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預防足球場上的鼠蹊受傷

【體路專欄】對於喜愛足球的朋友來說,不論是球場上的波友,抑或是球場外的球迷,相信對足球員「鼠蹊」(Groin)受傷絕不陌生。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數據科技時代下的體能訓練與運動醫學

【體路專欄】穿戴式的智能裝置幾乎是現今所有人的隨身裝備,可以追踪日常活動數據,例如步行頻率、心率節奏的變化、每次運動鍛煉燃燒的卡路里熱量、飲水量、睡眠質素等等。這些數據都有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放鬆筋膜的工具:按摩滾筒及按摩球

【體路專欄】自我肌筋膜放鬆(Self-myofascial release, 簡稱SMR)是運動愛好者減緩肌肉疲勞、協助身體復原及改善關節活動度的其中一種方法,而按摩滾筒及按摩球是最為常用的工具。不少的足球員都會在訓練及比賽前,利用按摩滾筒來協助熱身,放鬆繃緊的肌肉和筋膜,增加身體柔軟度,減低受傷風險。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的心理健康

【體路專欄】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又稱為精神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簡稱世衛)的定義,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讓我們應付日常生活壓力、肯定自我、進行高效工作,並對社會作出貢獻。心理健康對個人、社區和社會經濟發展極為重要。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拆解體能訓練對游泳選手的重要

【體路專欄】競賽游泳是傳統的奧運項目,港將女飛魚何詩蓓於上屆東京奧運中的100米及200米自由泳中奪得兩面銀牌,掀起了一股游泳熱潮。要成為奧運獎牌選手殊不容易,除了天份外,心理、技術及體能均缺一不可。良好的體能固然有助提升游泳表現。有文獻指出,立定跳高的表現與跳水的表現有直接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