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十億人口(佔總人數的15%)患有某種形式的殘疾(disability),其中約有9,500萬是兒童及青少年。殘疾是全球公共衛生問題,與過去三十年比較,殘疾與非傳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癌症和糖尿病)所帶來的整體社會負擔增加52%,而體力活動不足(physical inactivity)及靜態行為(sedentary behaviours)亦已成為全球蔓延的流行性疾病 (pandemic)。受到目前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於2025年前把全球體力活動不足的人數比例降低百分之十的目標,恐怕將無法實現。
由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佈的《2020體力活動和靜態行為指南》是第一份針對 5歲至17 歲殘疾兒童及青少年,並提出具體建議的國際指南。根據這份指南,殘疾兒童及青少年應該:(一)每天平均進行最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的體力活動,並以帶氧活動為主;(二)每週進行最少 三天高強度帶氧活動,以及增強肌肉與骨骼的活動 ;(三)減少靜態行為,尤其限制觀看電子屏幕的時間。
近期有不少研究顯示,體力活動不足及靜態行為與肥胖、心臟代謝健康、體適能、心理社交行為,以及睡眠時間有密切的關係。研究亦指出,殘疾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不足的情況是非殘疾兒童及青少年的兩倍,患有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亦較高,同時也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幸福感。因此,在符合殘疾兒童及青少年目前的體力活動水平、健康狀況和身體功能的情況下,讓他們參與體力活動並不存在重大風險,而且健康效益遠高於風險 。定期參與體力活動,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減少患上肥胖的風險,促進認知功能發展,保持身心健康及提升生活質素。
香港的殘疾兒童及青少年的體力活動水平同樣令人關注。在香港,殘疾兒童及青少年被列入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 SEN)的學生。SEN包括患有各類殘疾的學生,當中有嚴重學習困難或多重弱能的學生,則會獲轉介入讀特殊學校,而其他SEN學生就會在融合教育的原則下入讀主流學校。在2018-2019 學年,就讀於特殊學校的學生人數為8,008 ,同期就讀於公營主流學校的SEN學生人數為49,080(大約佔總人數的8%)。當中最常見的SEN類別依次為特殊學習困難、自閉症、 注意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言語障礙和智力障礙等 。近期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跨學科研究團隊發布的「2019香港健康活力兒童之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得出以下的結果:
- 香港SEN學童在「整體體力活動水平」指標表現最差,評級為F,即不足兩成SEN學童能達到每天進行最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體力活動的國際標準,反映他們嚴重缺乏體力活動。
- 「靜態行為」評級為D+,即只有約三成半SEN學童能達到每次久坐不超過一小時的標準。
- 「學校」的指標評分為B,意味大約七成的學校能夠提供每週多於70分鐘的體育課,並給予SEN學童參與體力活動的機會,反映學校在支持他們參與體力活動的表現理想。
- 「政府策略及資源投放」評級為C-,顯示政府有為SEN學童提供及資助多元化的體育活動計劃,但仍需增加支持度。
- 整體結果顯示香港SEN學童缺乏體力活動,活動水平更遠低於一般兒童及青少年。
體力活動是其中一種有益健康的行為,可是,殘疾兒童及青少年在參與體力活動時,卻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在殘疾與健康領域中,社會生態學模型(Socio Ecological Model – SEM)是一個目前被廣泛應用的理論框架,有助了解促進或阻礙殘疾學童參與體力活動因素。SEM分為五個影響圈層:第一層為中心圈層,涉及個人因素,例如殘疾類別、殘疾程度、年齡、性別和個人認知等;第二層為人際因素,重點關注社會關係,例如與父母、家庭成員及教師等的人際交往;第三層為組織因素,例如校內課程、學校活動以及設施器材等;第四層為社區因素,例如公共交通、社區活動和公共環境等;第五層為社會因素,包括社會公共政策、法律、校內規定等。因此,上述各個因素都會影響殘疾學童參與體力活動,而SEM的理念是提倡多方持份者共同協作,一起推動殘疾兒童及青少年克服障礙,積極參與體力活動。
以SEM理論作為框架,中大體育運動科學系很榮幸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舉辦《賽馬會「運動無界限」青少年展翅高飛計劃》。透過「運動無界限」的理念,為就讀香港特殊學校的殘疾兒童及青少年增加參與體力活動的機會,以提升身心健康與生活質素。
上述計劃的內容全面,首先,我們於校內推動優質體育,為參與學校提供心率監測系統及互動電子白板,讓教師掌握殘疾學童的實時體力活動水平,並建立學生數據資料庫,定期檢視體育教學模式及制訂學生個人化教育計劃(IEP)目標。同時亦引入四項適應運動,包括健體操、地壺球、門球及坐式排球。教師可因應學童不同的殘疾類別與發展需要,適當地調整運動器材、玩法或規則。當學童有不同程度的選擇時,自然更勇於嘗試和體驗,並提升其自信心。我們亦與海外專家合作,舉辦專業培訓工作坊及研討會,推動本港適應運動或特殊體育的教學發展與人才培養,有關的專業培訓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認可。此外,我們與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合作推廣恆常運動,透過製作一系列的「健怡起居體適能運動系列」影片,鼓勵殘疾學童與家長善用網上資源,於家中進行體適能運動。計劃自2019年推行至今,已經有25間本港特殊學校參加,其中包括視障、聽障、肢體傷殘,以及輕度或中度智障等四個類別。透過家校合作,我們預計將有超過五千名學童、家長及教師受惠,促使更多殘疾學童能達到世界衞生組織的體力活動指標。
最後,不論年齡、性別、殘疾類別和個人能力,我們深信殘疾兒童及青少年都應該享有平等參與體力活動的權利和機會。讓我們各持份者同心協力,為殘疾學童的健康及社會共融出一分力。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薛慧萍教授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 (2020-22年)
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教授
亞洲適應體育學會會長
國際適應體育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