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XJunior】記得小時候第一項接觸的運動,就是柔道。那時候對運動並沒有太大的概念,只知道媽媽給我和姐姐每個星期六下午,準備好白色制服,然後我們就一拳一腳不協調的跟著導師,學習著人生的第一課體育堂。 從小到大,家裡都培養著我們有一種甚麼也去嘗試和享受的心態,對體育運動的態度也是一樣。小學至中學時期,我參與過的運動有欖球、網球、羽毛球、游泳和越野跑等等,到最後更有幸成為職業壁球運動員,讓自己的興趣變成職業。成為全職運動員的過程一點也不容易,由以前放學後趕到體院接受訓練到天黑,到今天日復日的全職專業訓練,能令我走到今天的,大概是當日父母從小灌輸的去嘗試和享受的心態,純粹享受和投入運動本身。 我小時候從沒有想過,今天的自己會是位職業運動員,參與體育運動都只是想挑戰自己能跑得有多快、跳得有多高、擊球的力量有多大,沒有刻意去想名次和勝負。到今天我依然是本著這個心態去享受我的職業,時至今天到了全職運動員生涯的第八個年頭,每天我都仍然覺得壁球很新鮮,仍然有很多不同的念頭想在訓練中嘗試。 現在接觸體育運動的渠道一定比我小時候的多,所以只要肯嘗試踏出第一步,將想著結果的念頭拋開,你會發覺過程原來比收穫來得重要,因為至少你有嘗試過。
陳浩鈴
香港壁球代表陳浩鈴網誌:另一個開始
一個多星期前有幸獲得邀請參加Nike Women’s 10K香港站比賽,跑了人生的第二個10公里賽事,說真的除了壁球比賽,要數上一次參加的運動比賽就是三年前的那次渣馬10公里。 這次賽事舉行的地點是我第一次去的啓德跑道公園,位置在啓德郵輪碼頭的最盡頭。在前往賽場的時候,我都盡量將在車窗外看得到的賽道記在心中,好讓自己有多些心理準備,因為賽前有壁球和體能訓練,所以沒法再在休息時間為這次的比賽作準備,所以對於這次的10公里賽事,我的策略是用平時鍛鍊得來的體能底子來作賽,讓自己享受賽事就足夠。 當晚的天氣很適合長跑,我被安排在起跑線的前端起步,對於我這個跑步新手來說又是一個很好的體驗,因為在前方起跑前,不時在旁有人提點:「起跑要跑快一點,不然會被後面跑手推倒。」令我未起跑,已緊張非常。賽道沿途都有很多不同的打氣團隊,有Dj、瑩光的鼓團,令到所有參加者都跑得很起勁。 最後我以48分47秒完成賽事,是我參加十公里比賽的個人最佳成績,相比賽前自己訂下的目標時間52分鐘,沒想到竟然可以比目標時間快這麼多。 其實除了壁球和水上活動,跑步一向是我另外一個最喜歡的運動之一。因為在甚麼時候跑、跑去哪裡和跑甚麼速度都是我一個人自己控制,都是專屬於我一個人的空間,加上對我來說跑步既可以減輕平時訓練和比賽的壓力,又可以定下不同的目標去挑戰自己。 無論是在室內的壁球場,還是無窮無盡的跑道,鍛鍊和挑戰自己的決心從來都不會因為場地而有所規限,經過這一次的10公里賽事,相信往後或者將來退役,跑步會是我另一個繼續享受運動樂趣和挑戰自己的選擇。
香港壁球代表陳浩鈴網誌:估不到的團體賽
很多的球類運動,比賽中多數都有個人和團體項目,在個人項目中,你只需要對你自己負責,但團體項目的比賽中,你在場上的一舉一動都會深深的影響到你的隊友,心理壓力令到看上去實力有差距的對手也會變得難纏,像剛在加拿大舉行的世界女子壁球團體賽,全隊球員都是世界排名頭十位內的頭號種子埃及隊,也會大熱倒灶在準決賽止步。所以有時候相比起個人賽,我比較喜歡參加團體賽時的氣氛,而且團體賽另一個精彩的地方就在於賽果一向都是「估唔到」的。
香港壁球代表陳浩鈴網誌:再見「時差」
大家好,好像很久沒有在這裡跟各位分享我的近況,因為適逢每年的一月至四月,是壁球職業賽賽季的高峰期,大家都忙著前往世界的不同地方停留並努力作戰。而我則剛剛從休士頓作賽回來,終於可以跟這四個月來的另一位敵人「時差」說再見!
香港壁球代表陳浩鈴網誌:讓我有個美滿旅程…
去年最後的一個比賽完結後,去了日本放假數天,一鼓作氣的吃吃吃買買買和看看看,盡興而歸,但當中叫我深刻最印象的是日本有很多餐廳都張貼了一些叫「忘年會」聚餐的宣傳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