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藍十字保險2018香港公開劍擊錦標賽」將於本周末、12月1至2日舉行,今屆賽事更將三項賽事四強、決賽特別移師荃灣愉景新城商場舉行,「少年劍神」張家朗及蔡俊彥等本地劍手將競逐冠軍寶座,為來年爭取2020年奧運資格做好準備。一眾港將能藉此寓賽於操之外,亦是年輕新血試煉實力的好機會,逐步向成年組賽事進發。
編輯精選
陸皓怡棄草地滾球轉玩健力 練5個月破香港紀錄
【體路專訪】改變往往沿自一個念頭,克服困難、克服原以為跨不過的門檻,脫離過往的自己。體驗新光芒與黑暗,踏進未知領域,從一件以為不可能做到的事開始,這將會徹底改變自己視野。陸皓怡(Joey)原是香港草地滾球代表,去年毅然轉項加入香港健力(Power Lifting)代表隊,訓練僅五個月時間就代表香港出戰捷克舉行的世界大學生健力錦標賽,一舉打破香港57公斤級女子組別紀錄。
【體路直播】全港學界精英乒乓球比賽男、女子單打及雙打決賽
【體路直播】「全港學界精英乒乓球比賽」今日(5日)上演男、女子單打及雙打決賽,《體路 Sportsroad》Facebook 會繼續聯同《雅虎香港》一齊直播呢場學界最高水平的乒乓賽事,同大家一齊見證學界冠軍的誕生!
上海崇明站70.3 遇上粉紅大佬再破PB
【體路專欄】今年第一次舉辦的「上海崇明70.3」賽事在10月21日舉行,這賽事距離南非世錦賽大概有7個星期,感覺好似有很多時間準備,加上已經有了準備世錦賽的底子,上海這一場預計應該可以做出非常好的成績。
十字韌帶手術後想加速復原重回運動場?
【體路專欄】為何有些人在十字韌帶手術後那麼快就可以復出?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以及復康治療比十多年前已有很大進步,而重回場上依然是運動醫學裡不停演變的一個重要課題。
【場地單車世界盃】李慧詩連續兩站爭先賽奪金 收獲個人第3個世界盃冠軍
【體路專訊】上站法國站取得一金一銅,當地時間27日上演的「2018-2019年度場地單車世界盃」加拿大站次日賽事繼續於米爾頓(Milton)開戰,「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再於爭先賽奪金,連續兩屆掛金外,亦是她個人職業生涯第3面世界盃金牌。
背著亡妹小熊演最後探戈 楊英瀚:我已盡力,沒遺憾了!
【體路專訊】「妹妹,我帶妳到武嶺了!」30歲香港單車選手楊英瀚周五(26日)身穿全黑戰衣、背著兩周前離世胞妹心愛的小熊玩偶,完成「2018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Taiwan KOM Challenge)」105公里長征,勇悍表現獲賽會頒發敢鬥獎,完成妹妹遺願,也為自己單車生涯劃上了一個悲壯的句號。
天水圍欖球場擬被改建街市 欖總發起保衛行動反對申請
【體路專訊】香港欖球隊早前在雅加達亞運會歷史性勇奪金牌,風頭一時無兩,印證本地欖運發展完善,開始步入收成期,然而近日有團體向城規會遞交改變土地用途申請,把天葵路天水圍欖球場改為綜合發展區,興建街市及停車場,引起欖球圈內人士關注,香港欖球總會更在官網內發起天水圍社區運動場保衛行動。
【專訪】逆流之舟 — 香港龍舟隊划向全職的一個夢
【體路專訪】「入、拉、抽、回!入、拉、抽、回!」每逢周末的城門河,划槳聲、叫喊聲和鼓聲此起彼落。不論河水是順流還是逆流,龍舟上的划手們也一直向前推進。一班香港隊代表與龍舟愛的故事,又豈止是電影中因裁員、因罷工而「上船」般簡單?
【港仔鐵人專欄】南非伊莉莎白港-第一次的世錦賽(2018)
【體路專欄】World Championship – 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很遙遠的目標,Kona世錦賽更是一個(暫時)遙不可及的一個milestone。2017年,憑著一身蠻勁,死衝爛衝,加上前所未有的好運,竟然『符碌』拿到世錦賽qualification,雖然心裡覺得自己有點不夠資格,但既然所有戰友都已經qualify,有機會一大班人浩浩蕩蕩地去南非,這機會是不可以放棄的。南非70.3世錦賽注定是一場夢幻之旅! 對這場比賽的心情,其實是既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有機會跟世界最頂尖的運動員同場競技開開眼界,害怕的是自己以超慢的時間完成,丟架 。咁究竟慢既定義是什麼呢?我對自己的要求,以World Champs的標準來說,過4.50已經算慢, 若過5小時-就真係唔駛見人啦!為了唔想太樣衰,唯有加倍集中,加倍訓練,但要想突破自己談何容易呢!雖然有想過自己訓練,亦有大把人自己訓練都好勁,但自己知自己事,一: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二: 完全唔識休息 - 基本上是『不自量力』。所以唯有的出路就是搵捷徑 - 請教練! 機緣巧合,竟讓我碰上現在的教練 — Jacob…
【富士山登山】新路線海拔0至3776米—Day 4 驚險摸黑落山完成Done!
【Sports Travel】「海拔0至3776米路線」終於寫到最後一天Day 4,也是四天行程的精髓,因為這天要登頂了,雖然回程路途上出現狀況,接近深夜12點才落山,要坐的士離開富士山,令今篇遊記未必有很大參考價值,但的確很難忘,相信n年後再問我們也會記得。
【豆腐鐵人】澎湖 Ironman 2018,再一次DNF
【體路專欄】躺在醫療帳篷內,蓋著三張被,貼著幾個暖包的我還冷得一直顫抖著,聽到在旁的校長說:「唔緊要啦,今場完唔到,咪下一場囉,返去即刻報斯里蘭卡或西澳,再試過!」頓時剛乾了的臉頰又沾濕了淚水,當時我的反應是,好辛苦,我不想再玩。第二朝醒來,腦海第一件事想起的,是今年還有哪一個Ironman可以報名? 準備一個Ironman,除了按掣那一刻是一剎那的光輝外,其餘的時間,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是漫長得可怕,有認真練習過的你,應該很有共鳴。DNF後這數十小時,不斷有不想再等一年,想立即報下一個Ironman的衝動,不過我必須冷靜。我需要考慮,我有足夠時間恢復,然後再練習嗎?即使體能上可以,心理上可以嗎?還有各種已計劃好的工作、生活,突然再加一個Ironman,能應付嗎? 於我來說,玩Ironman,從來認真對待,一直相信,要經過練習,然後完成,這才有意義,所以DNF這三個字,不單代表沒有完成,更代表著過去幾個月的努力付諸流水,加上去年已經因中暑退賽,今年非完成不可,賽前幾天已緊張萬分。 比賽當天,因海面風浪太急,基於安全,本來3800米的水賽,減至400米,好不容易在洗衣機般的大海中回到岸上,跑一段比游泳距離還要長的路(約500米)到T1,進入180公里長的風洞。 愈是多比賽經驗,越覺得,沒有最難,只有更難!2015年踩過墾丁Ironman前半段約90K的白鴿灣上落斜,以為自己以後甚麼難度的賽道也能應付,2017年布吉70.3給我再開眼界;今年濟洲70.3的逆風,以為自己的抗風能力提升了不少,這次,澎湖告訴我,我見識還很少。 在180公里長的賽道上,夠膽使用Aero bar的總里數不到十,最逆風的時候,平路,也只能踩到時速十幾,特別是跨海大橋回程,遠望,移動的只有無數不停攪動,在大自然的威力下變得軟弱無力的壯腿;所有的單車,也好像在靜止中。 頂風可怕,但與無定向且突如其來的側風比較,它很溫柔。頂風只會令你慢,側風會把你推倒、會令你受傷、甚至會令你不能完賽。側風之大,我不單不敢使用Aero bar,有時連單手也不敢,在車架拿水樽、進食等,也只好停車。 以往的180K單車段,感覺漫長,這一次,由於要全神貫注,雖然實質時間的確很長,不過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專注已不在於還有多少公里,而是還有多少個會推倒我的側風,每安全經過一次,也要多謝老天爺的保佑。 離開了風洞,進入T2,真的好累,7個多小時的單車,幾年沒有騎過。真的要給自己休息一下,在轉項區,穿好跑鞋,戴上太陽帽,再數數同組有多少人已騎完。當時我排第8,台灣Ironman每組有5個獎項,屈指一算,我只要追上3個,便有機會得獎,不過也不急於一時,先上廁所才開始跑。因為我還有一個sub 4的目標,獎項只是另一種激勵,戰勝自己才是最重要。 近這2、3年,對自己於三鐵賽事裡的跑賽頗有信心,今次賽事三項的目標,游、踩已因天氣問題而不能達標,跑步是最踏實、受外在環境影響最少的項目,踏過開始路跑段的計時線,心想,是我展示實力的時候了! 賽前測試過,要做到5分40的pacing,步頻每200米110步就差不多,由踏上起跑的計時線開始,便開「打數mode」,但原來我低估了對抗風力所需要的體力消耗,第1K,8分幾披!相差太遠啦,而且並沒有因為慢而覺得舒服,心知這次一切都不似如期。但無論如何,我也必須完成,戰鬥mode這時用不著,要轉做自我輔導mode,跟自己說,慢慢跑吧,完成便可以,於是便慢慢地,一步一步的跑著,每一次過前面的運動員,也給自己一點掌聲,每到補給站,便停下享用美味的可樂薯片,保持跑姿,一公里一公里的走向終點。 奇怪的是,在沒有加力的情況下,我一公里比一公里快,直至第7k,輕鬆的跑進6分內,很開心,這時雖然知道sub 4無望,但也希望可以做到Ironman裡面的跑步PB,又開始「打數mode」,6分內pacing一直維持至15K,這時亦已超越了同組的2位運動員。可惜,不舒服的感覺來了,於是減慢速度,吸收了去年的教訓,告訴自己,我還有很多時間,慢下來,讓身體轉好後再加,我還能於限時內完成,不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