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競步,或稱競走,可能是奧運最特別的運動之一。它像馬拉松一樣是鬥耐力又鬥速度的長途賽,但卻是以鬥快行而非跑的方式比拼。不過,當你還在想原來鬥快行路也是奧運項目時,程小雅(Jessica)已成為香港首個競走奧運代表,在札幌完成20公里賽事。終於成為夢想中的Olympian,回望過去十多年那彎彎曲曲的競走路,以為比賽當日已行到終點,原來那只是中途站,一個再嘗新事的中途站。
mondayfeature
【足球・專訪】我們都是大埔Lulu? 許賢的港足迷思:要將港人眼球放回這裡
【體路專訪】世事真的變化得太快。做這個訪問時還是歐國盃期間,但因為奧運臨近而未有時間落筆,也沒有空間刊登。過了才不足兩個月,這個鬍鬚和頭髮也長長的許賢,已經「結織」了有了派台歌的「MC KidNey」這新朋友,還預備與《試當真》同伴踏上台板。但想深一層,也許這也能為我這個足球(比喻)員訪問賺來多點瀏覽次數,或許拖延正是好東西?
【三項鐵人・專訪】初生之犢猛如虎 土生鐵人奧斯卡亞洲第一之路
【體路專訪】常言道參與三項鐵人,意思必須像鋼鐵般頑強,身體也要異於常人般硬朗,兩者就似在天秤兩端,缺一不可。還未滿22歲的奧斯卡(Oscar Coggins)仍是初生之犢,但不止不畏虎,更是猛如虎。3年間曾因國籍問題錯過亞運,旋即又當上亞洲冠軍,最終為香港取得失落兩屆的奧運入場券,正是天秤座的他憑鋼鐵身心可行到多遠?
【足球・專訪】無冕中場大師 巴爾拿寫下歷史的「志氣Bite」
【體路專訪】港超聯去季首次引入「超級外援」制度,一季過來,你最有印象的會是入球無數的丹恩奴域,還是撐起球隊的達施華,抑或其實並非「超援」資格的前曼聯兵查理史葛?眼前這位前西甲兵沒有丹恩的霸氣,也沒有史葛的辛酸,但低調並不代表他不重要,相反有更多球迷認為他解放了身旁的隊友。即將再戰亞冠盃,他出發前與我們坐下來談天說地,也派出不少「志氣bite」。他叫Raúl,與西班牙傳奇球星魯爾同名,但我們都稱他為巴爾拿。
【賽艇・專訪】洪詠甄的速度奧義 由零到奧運的這五年
【體路專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運動場上以速度制勝的項目不少,田徑徑項、游水、單車,通通均是快者為王。速度對賽艇新星洪詠甄(Winne)而言,除了是她在水上所發揮的能力之外,也是其取得東奧入場券的關鍵。由初次接觸賽艇至成為奧運代表僅用五年時間,但她自言仍是一粒等待發光的豆豉,「自己遠不是最厲害的那個,我想再練得更精」。
【評述員・專訪】丘雨勤自肥企画 專業換來觀眾與球星的情義
【體路專訪】扭開電視,觀看各大體育賽事的現場直播,總有不同粵語聲音陪伴我們度過這數十分鐘。但「講波佬」、「講車佬」等一眾評述員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自肥」,即以手段令自己得益。近來大熱的綜藝節目打正旗號讓幕前幕後自肥,但節目當中的深層意義比自肥來得更重要。正如丘雨勤(Edcon)因主持、記者和評述的身份與球星結緣,但緣份是來自他的專業、堅持及熱誠,旁人眼中的自肥卻是經過多年歷練,也是為粵語評述出力的痕跡,「有責任吸引其他人對這件事更感興趣」。
【游泳.專訪】克服傷患破塵封廿載港績 劉紹宇6年浮沉悟珍惜
【體路專訪】長江後浪推前浪,香港游泳紀錄冊上最久遠的一項——由方力申保持超過20年的男子200米背泳紀錄,上月終於被後輩劉紹宇改寫。新紀錄上方的50米背泳港績也屬於劉紹宇,日期卻已是2015年,事隔6年再度打破香港紀錄,兩組時間見證著這位24歲泳手如何克服傷患,經歷起跌後捱出另一高峰。
【欖球.專訪】李卡度袁健濠:草飼牛 Let’s try!
【體路專訪】「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每逢4月都會在香港掀起一股欖球熱潮,雖然這項本地體壇盛事今年因為疫情而延期至2021年11月5至7日舉行,不過香港欖球代表隊成員李卡度卻沒有變得空閒,因為未能在比賽場上達陣的他在運動場外有新嘗試,與前欖球港將袁健濠及幾位拍檔開辦網店,搜羅來自世界各地的草飼牛,帶來健康鋸扒新滋味!
【游泳.專訪】從狂妄自大變謙卑自律 趙之敏赴台教水重「身」出發
【體路專訪】在成王敗寇的體育世界,很多人對勝利過份執著,令他們難以接受落敗二字。游泳教練趙之敏(Simon)昔日經常因泳手未達要求、團隊在比賽告負等理由鬧脾氣,甚至因態度問題一度打算放棄教練的工作。然而一次台灣的旅程,讓Simon在機緣巧合下獲得在當地任教的機會,經過5年的努力不單成為「寶島蛙王」陳志明的恩師,甚至連性格、生活都變得截然不同。
【田徑.專訪】謝孟芝:三級跳長青樹堅持己道 發掘金錢外的價值
【體路專訪】世紀疫情引致體壇停擺,有運動員選擇退役告別賽場,也有如謝孟芝一樣的田徑界長青樹默默堅持。與謝孟芝年齡相若的80後或已步入事業高峰期,外界看來她又似已過運動員的黃金階段,但這位三級跳香港紀錄保持者不言休,堅持在運動路上體現自己珍視的價值,更望某天再作突破。
【評述員・專訪】周身刀的「電單車手」 邢安邦與現實的妥協?
【體路專訪】扭開電視,觀看各大體育賽事的現場直播,總有不同粵語聲音陪伴我們度過這數十分鐘。但「講波佬」、「講車佬」等一眾評述員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他或許是全港唯一電單車賽評述員,但他同時又為足、籃、羽、乒、網各項運動擔當「講波佬」。周身刀,可以是張張利或是冇張利,邢安邦的評述生涯是時勢造成,也造成自己的時勢,「曾經也想過可以像別人專注一個項目,但現實來說,在香港除了足球並無太大可能,所以便將自己定位成甚麼(項目)也做到吧。」
【評述員・專訪】埋首講波生涯廿載 陳葦如的粵語評述小期盼
【體路專訪】扭開電視,觀看各大體育賽事的現場直播,總有不同粵語聲音陪伴我們度過這數十分鐘。但「講波佬」、「講車佬」等一眾評述員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眼前的陳葦如身穿AC米蘭外套、內搭意大利國家隊上衣,「意粉」身份不言而喻。然而有身份不代表不專業,入行廿年來每場比賽均以做到最好的態度,用聲音陪伴球迷,他更希望粵語評述能繼續受到重視,「努力令人覺得粵語評述員是好、作為粵語文化一部分的評述也有值得保留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