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名叫做香港業餘運動員 返工果時係日頭 練習果陣係夜晚 有一樣野我比人地叻嘅就係我唔怕辛苦 但係我都同其他運動員一樣都係怕輸嘅」 【讀者投稿】最近,有位香港代表隊朋友四處為比賽球衣張羅,希望為球隊尋找到球衣贊助。但有人問她:「你們有什麼能夠給予贊助商?你要令人覺得你們是值得贊助的。」
reader
十問單輪車 幾耐學得識?
【讀者投稿】單輪速度不快、入手不易,有人甚至形容它為stupidest form of transportation(我好同意,呵!),可是輕便的它卻有很多可能性,透過練習,可以用它來落樓梯、跳高、長途旅行、做花式表演等等,令人不自覺愛上它。很多人對單輪的印象是難,無錯它不容易,但以自己為例,我是單車「有限公司」,單手踩單車對我來說已經很困難,想在騎行中拿紙巾抹汗也令我非常緊張。但在單輪上,我卻可輕鬆喝水食雪糕。
慶賀人性 – 奧運精神與父子親情
【讀者投稿】 國際奧委會於2000年起,以「Celebrate Humanity」為口號,宣傳奧運會的精神及價值,更推出了一些短片,其中關於英國運動員Derek Redmond的事蹟,多年來感動及啟發無數青年。臨近父親節,筆者在此引經據典,跟一眾體育人思想一下體育與親情的關係。
【讀者投稿】把單輪帶去西藏
【讀者投稿】出外旅行,若能同時做心愛的運動,絕對是開心double up。 把單輪帶去了西藏,由於我是第一次到達高原,所以沒有太冒險,主要在首都拉薩中踩車。 出乎意料地,稍稍適應高原地區後,人沒有想象中的狂喘,而踩車比步行省力,城市中的道路亦很適合踩單車或單輪。推介沿拉薩河邊走,路平坦之餘,風景亦很美。
漫談高中體育選修科(下)
【讀者投稿】修讀體育選修科,講求的是興趣,教授體育選修科,講求的也是興趣,甚至是激情。興趣是對某一事物產生好感,繼而期望加以認識的念頭,激情則更進一步,對某一事物有一持久專注的恆心,更有一窺其堂奧的意志。
香港體育普及化淪為空中樓閣
【讀者投稿】香港特區政府把體育普及化納入體育政策發展三大重點之一已差不多有14年,政府甚至希望透過體育普及化能去改善體育精英化的情況。在日本和南韓,當地的政府同樣有類似的願景,而且實踐得頗為成功。[1] 在香港,情況同樣如此順利嗎?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效益
【讀者投稿】近年世界各地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政府亦鼓勵市民多做運動,令體育事業大有可為。英國「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亦藉機染指體育生意,並於上月重金禮聘紐約馬拉松的主辦機構──「紐約路跑」(New York Road Runners)總裁馬莉韋保(Mary Wittenberg)入主旗下新成立的「維珍體育」(Virgin Sport),準備大展拳腳。
「鐵」人
【讀者投稿】要被稱為「鐵人」,都必需有強壯的身體及堅韌的耐力。要擁有以上特質當然需要足夠的「鐵」! 鐵質在人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鐵質協助形成血紅素。血紅素存在於血液中,它能把氧氣帶到身體各個細胞,並提供足夠的氧氣為身體產生能量。 當缺乏鐵質時有可能導致人體生成不健康的血紅素或血紅素數量不足,身體從而缺乏氧氣供應而未能獲得足夠的能量。所以缺乏鐵質的人會有乏力、疲倦、頭暈及食慾不振等症狀。 高風險族群 運動員是缺乏鐵質的高風險族群之一。運動員會缺乏鐵質是由於在運動時,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受刺激,令血管舒張、血壓升高、血液循環加快。細胞及肌肉組織便可得到更多的氧氣及養份供應。因此運動員對攝取足夠鐵質的要求會較高。若平日沒有攝取足夠的鐵質,便無法在運動時達致最理想的狀態。 其他高風險族群包括素食者及女性。若然同時屬於兩種或全部的族群的話,便應加倍注意鐵質吸收。建議諮詢醫生及持牌營養師的意見並進行身體檢查以確認及了解身體健康狀況令情況得以改善。 補充鐵質 補充鐵質的最理想方法當然是透過改善日常飲食模或,鐵質的主要來源有紅肉、豆類、果仁、全穀類製品、深綠色蔬菜等。切記若打算以補充品形式補充鐵質,必先諮詢醫生及持牌營養師的意見。 文:HoPan Chow(美國註冊營養師。鍾情運動,對運動營養學及營養補充品有較深認識。希望分享更多關於運動及飲食之間的所見所聞。 )
提升運動表現的配備:營養
【讀者投稿】說到提升運動表現,大多人能聯想到的方法除了訓練就是訓練。在多年前未開始接觸進階系統化的運動訓練時,我亦抱著類似的想法。直至去年夏天進入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第一分區(Division 1)的所屬學校中接觸到更先進的運動員訓練模式時,才明白除了訓練外,其他專業人員的支援亦十分重要。其他的支援人員有體能教練,重訓教練,分析師,心理醫生,隊醫,以及我工作:運動營養師。
一個步行的故事
【讀者投稿】機緣巧合之下,我要為九十多歲的老伯伯做一個有關步行健康的訪問,這讓我有很深的體會,亦令我對步行和智能手機程式有不同的看法。為此,我希望分享這個故事。 伯伯吿訴我,他常常到城市大學應用程式實驗室(CityU Apps Lab) ,學習基本電腦語言,和設計簡單的手機程式。這令他接觸到城大健步行(CityU Walk),這是一個計步手機程式,輸入身高,體重等資料,能計算因步行而燃燒的卡路里,更令他愛上步行。 世界䘙生組織認為,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運動方式。走路不是一行簡單的下至運動,它可以調動整個人體,鍛鍊下肌肌肉,增加肺部功能,還可刺激腦部分泌一些令人愉快的物質。 根據統計,人在跑步狀態,腳掌承到的衝擊力大約是體重的三倍,而人在走路時,腳掌所承受的衝擊力是體重的一點五倍,幾乎不會對膝關節造成傷害。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有云,走路是人類最好的醫藥,每天步行三十分鐘,一年之中有很多人遠離癌症,心臟病,及中風導致的死亡。 步行對場地的要求,非常寬鬆,隨自己喜歡,只要安全便可。步行可以令人遠離三高,增加分泌消化腺的功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血糖轉化成甘油三酯的機會,並減少三脂和膽固醇在體內的積聚,對於預防高血壓,糖尿病,便秘有良好作用。 他建議沒有步行習慣的人,要從改變移方式開始。 假設你回家非常便捷,走一會便到達車站,試著多走一兩個車站,再來乘搭交通工具,自行創造三十分鐘的步行時間,相信日復日,會發現自己愛上步行。原本以為走不到的距離,在自由自在的腳步下,輕鬆完成。以走路步行,來令自己身體健康,改變生活的習慣並非一蹴而就,只有親身享受,漸漸改變,才能走出健康人生。 近日,伯伯得知校園健康計劃快將開始,他更加有動力去步行。不但每日走一萬步,更把步行這種有益的運動,介紹給朋友,更鼓勵身邊的人多走一點。 問及關於城大健步行,他十分認同設計者的理念,覺得步行確確實實能夠令人獲得健康,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程式。他亦有向朋友宣傳,教導朋友下載和使用它。他覺得程式有效推動他步行。有一次,他只差二千多步,便能走完一萬步。有著朋友的鼓勵,看著計步程式上跳動的數字,支持他走超過一萬步呢! 他認為程式有兩大優點。第一,它有足夠的配套。不但有手機計步程式,它的網頁亦會記錄步行資料,也有個人排行榜,學院排行榜等等 。 第二,他覺得程式能令人增加對校園的歸屬感。於排行榜中,使用者可以得知朋友的步行數據,這推動使用者不繼步行。再者,程式是在香港設計,是本地大學的研究,伯伯覺得應該支持本土科研活動。在這樣的氛圍下,步行不單只是個人的運動,在使用程式時,有著對學校和群體的認同,亦意識到自己是城大的一分子。…
台灣嘉義的定向挑戰賽
【讀者投稿】大家對野外定向的印象可能仍然是「通山走」,甚至乎是要在山上幾天的求生活動。隨着定向運動希望更多觀眾接觸,從而增加打入奧運會的本錢,短距離定向賽已於2003年加入至世界定向錦標賽之中。短距離賽事不單完成時間短(勝出時間大概為15分鐘左右),更主要在市區的公園、甚至一整個城區進行。不要以為不在野外進行就很容易,賽區依然可以非常複雜,而且高速下決策會更易出錯。
為香港跑出正能量
【讀者投稿】根據2001年世界衛生組職報告指出,全球約四分一人患上不同程度的情緒病,抑鬱病更是情緒病中的頭號殺手。無獨有偶,近月發生多宗因不同情緒病而自殺的個案,有受不住學業壓力的、失業困擾的、也有家庭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