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體育作為公開考試的一個科目 (包括中學會考及中學文憑考試),體育理論的教學,在中學已經推行了接近三十年,惟本科因為應考人數偏少,教學市場規模不大,這一科基本上是一門「沒有教科書」的學科。教授這一學科的老師,主要使用教育局體育組所提供的學與教材料,有心有力者則會自行編輯筆記,過程可謂不無艱辛之處,筆者有幸於半途參與其中,很想說說中學體育理論教材歷年來的一些演變,跟體育人作一些分享。
中學會考體育推行的早期,相信絕大部份的體育老師都是使用「中學體育科教學資料」一書的,「該書配合中四、五的體育理論教學而設計,其內容涵蓋不同類型的體育及運動科學課題,對參加中學會考體育科的學生特別有用。」筆者翻看這本書的中、英文版本時,有初執教鞭時需要使用蠟紙及自行剪貼的方法製作筆記的感覺,以今日資訊及印刷科技的角度觀之,這一套教材,可謂比較粗糙;然而,據筆者所知,這一套應該是香港中學的第一套體育理論教材,是集合了當年多位體育老師及相關人士的心血而成的,他們的熱誠及努力,實在值得後學晚輩致敬!
「中學體育科教學資料」分為三部份,甲部為九項體育活動的理論(包括田徑、體操、游泳、西方土風舞、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及排球),乙部有四個主題 (包括運動創傷的預防、體適能與健康、影響運動成績的生理因素及訓練法),丙部有三個主題 (包括體育活動的社會價值、香港體育、康樂及運動事務的推廣及體育的任務及價值)。
跟今天的文憑試體育課程相比,甲部的體育活動的理論,在筆試中已被刪除 (這不代表有關的理論不重要,文憑試體育「動作分析」正是與此有關),而乙部及丙部的大部份主題,均納入成為文憑試體育的組成部份,而「體育的任務及價值」此一主題,可能是有點陳義太高而被捨棄了。說是陳義太高,卻為筆者鍾愛,「體育的任務及價值」包括教育哲學、教育的任務、體育哲學、體育原理及體育在教育擔當的角色五個單元,今天只有一些片言隻語,存留於文憑試體育的課程之中。
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學會考時代的體育活動理論,每位考生需要選答兩個部份,合共十八分,任教老師總要使用一些課堂時間,給學生講授相關知識,頗有教練裁判班的味道。
九十年代,坊間沒有多少中文的體育理論專著,1995年中文大學出版了《運動醫學與科學》一書,包括運動醫學、運動創傷、運動科學、運動心理學及社會學等等的主題,給不少研讀體育的學生及老師,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考資料;不過,此書以分類的文章編輯而成,不能算作筆記形式編輯的學習材料。
按筆者所知,英國很早已有較完備的體育教科書,更有因應公開考試而出版的筆記及精讀材料,對體育理論的教學,提供不少的方便。筆者自2003年起任教中學會考體育科,更由於使用英語為應考語文,一些教學材料及試題習作,都會參考這些書籍的
香港自2009年起,中學會考體育科改制成為中學文憑考試體育選修科,中學體育理論教材,又向前邁出一步,課程由七個單元,增加至九個單元,在廣度與深度均有所提升,對體育作為一個學術科目的地位,給予不少的肯定。
不得不提的,是陳鉅賢老師於2009年編著《新高中體育》系列的三冊課本及相關作業,多年來給不少老師及學生,提供一套資料詳盡及簡明實用的教材,其對體育教學的熱誠及努力,實在值得表揚。
走筆至此,讀者可能認為筆者盼望體育選修科,也像其他歷史悠久、根基深厚的學科一樣,出現編輯精美、內容充實、資料詳盡的教科書,然而,我的答案並不盡是這樣。教科書並不是教材的全部,過去多年來,筆者都是在「沒有教科書」的情況下,教授體育這一門綜合的學科,能夠取得一些教學成果,跟資訊時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踏入資訊時代,科技帶給教育革命性的影響,可謂無遠弗屆。被稱為 Mr. YouTube 的肯雅運動員Julius Yego,就是透過網絡自行學習標槍,最終成為世界級的田徑選手。這個例子極具啟發性,至少有以下三個要點:
- 所有人均可透過網絡,獲取大量的知識,知識再不能被少數人壟斷。
- 自主學習成為教育的新趨勢。
- 知識的更新週期,變得愈來愈短。
回應上述三點,教授體育理論時,便需要不時對教材作出整理及更新,尤其因應不同課題,不時會出現新的方式及內容,就更是如此;例如文憑試體育學與教材料的訓練方法單元中,有間歇訓練,卻沒有提及HIIT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及Tabata等同類型的訓練,老師實在需要給學生介紹。
在資訊時代,學生的確可以根據課程大綱,透過網絡及自學的方式,學習體育理論,但是,能夠擁有這樣的能力及動機的學生究屬少數,教師作為學習促進者的角色,仍是十分重要的。筆者要說的是,資訊時代的體育理論教學,教材再不局限於教科書之內,它的形式是多元化的,正如YouTube是一種形式、網上互動教學又是另一種形式。
一門學科的課程大綱提供的是一個學習的框架,教師與學生一同要做的,就是透過這個框架,擴展對一門學科的視野,教科書是一種教材的形式,教師自行編輯的筆記及搜集的圖表及影音教材,亦是一種形式;某程度上說,中學體育科缺乏教科書的「不幸」,成為了促使教師自行編輯教材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催化劑。
缺乏教科書的中學體育科,在教材發展的過程中,可謂另闢了一條路徑,期盼體育理論的教材,日後有更好的發展,造就更多對體育懷抱熱情的學生,讓香港的體育事業能夠更上一層。
文:體育老師 傅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