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階段入球的心理



20160127-nathanyung

【體路專欄】本週英超最熱話題,必定包括泰利的98分鐘入球。
筆者作為車迷,其實曾兩度放棄觀看賽事。第一次,在愛華頓領先2:0後有點氣餒走去洗澡,出來後發現車仔閃電追平;第二次是補時一分鐘被攻破大門,落後2:3,我按了電視遙控的關機鈕。殊不知峰迴路轉,車仔檢回一分也保住了軒迪克入主後的不敗記錄。故此,筆者自我檢討個人是不太合格的車迷,在本年度球季累積而來的失望構成了對球隊信心的削弱,不相信逆境波、不相信能追平;關機背後其實是對球隊鬥心投上不信任的一票。

曼聯有最後階段入球的傳統。最經典是1999歐聯決賽,於最後補時由舒寧咸及蘇斯克查連轟兩球反勝拜仁一役,相信在17年後的今天仍被球迷津津樂道。運動心理學家Dr. Cohen認為,一隊能夠常於最後階段入球的球隊,有傳承的現象,意即這種最後階段入球的情形,會構成一種習慣。
在心理學的角度,習慣是行為的重覆、亦是思想的重覆。而無論是行為或是思想的重覆,都會構成神經迴路,讓人產生信念。當信念透過事情進一步的重覆,信念會愈益鞏固;相反,當相反事情一再出現,信念會逐漸被削弱。

從思維分析,在最後分鐘入球的入球方來說,他們很明白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但他們的焦點較多集中於”我還有多少時間製造攻勢?我還有多少機會?”,面對最後階段他們的興奮度(Arousal)維持在高水平,他們相信可能性,因為歷史在說服他們”後來居上”是我的的傳統。相對於那些比較不能夠構成最後階段入球的球隊,他們更能享受時間緊凑性所帶來的興奮和活力。而我相信這一點,正是費格遜年代紅魔鬼令人瘋狂追隨的原因。每當曼聯落後或球賽膠著,時間愈來愈少時,大家反而充滿期待!這是反常的,但亦是醉人的。

而另一方面,為何有些球隊總給予對手最後階段入球的機會?當然,沒有任何球隊希望於最後關頭被逼和或反勝。然而,故事一再發生,除非雙方體能具明顯差距,不然就是那些非常關鍵的心理因素。運動心理學家相信,很多運動員在生理疲勞之前(physically fatigued),心理疲勞(mentally fatigued)來得更早。這是經過臨床實証的論述。與以上提及費格遜年代的曼聯相反,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領先或希望守和的球隊會將焦點放在”等待時間過去”之上,而這就是久守必失背後的心理因素。無論什麼時候,運動員也應該將心理能量放在運動表現和每一個動作的執行上,不論傳停控射、無球走位還是進攻防守。然而,這一類容易在最後階段失守的球隊,對於個人表現的專注性會透過時間而減弱,亦即愈接近完場,愈容易將專注力由個人表現分散到時鐘上。而在鬥志與興奮度此消彼長時,逆轉就大有可能發生。

當然,領隊或教練的心理質素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絕大部份教練都會說永不放棄、堅持到最後一秒等云云,但其實心理效應很微妙,內心若果不夠堅信,心理狀況會透過說話以外的非語言(non-verbal)輸出,隊員不會感覺不到。所以,教練的一點氣餒或”可能思考”的不足,球員通常能夠感受得到,而令到部份隊員相繼選擇走容易的道路-還是放棄比較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