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dTalk系列:有心臟病=不能跑?



lead_960
photo credit: The Atlantic

【體路專欄】上回提到,年輕男跑手,可以在毫無癥兆之下猝逝。現在在香港看醫生,醫生一聽到你有心臟病病史,都建議你「不要做劇烈運動」。

事實又是否如此?那我要介紹高鴻發伯伯你認識。

1932 年生,經過了二戰侵略新加坡的日子,但他沒有經過強制國民服役的洗禮。他在重光後主要從事建築工程。62歲那年,他和太太在上海旅行時突然中風,高伯伯一 邊繼續工作一邊照顧太太。在他70歲那年,他自己也倒下了。也是在毫無癓兆之下,他被診斷患上心肌梗塞,在醫院躺上八天。未病發前他身體一直十分健康,到 知道病發才急急在心臟科進行「泵波仔」手術。根據醫院的心臟復康流程,他要先可以在病房自由走動而沒有發現心跳颷升或出現心律不正狀況,一般在程序後7天 可以出院。出院後他要接受約12星期的第2期心臟復康。在心電圖、血壓檢測下,可以應付在屋邨內走動的路程,大約可以每小時6﹣7公里走半個小時就可以 「畢業」,到有需要繼續檢測的病人,則需要轉介到國家心臟專科學院進行第3及第4期的復康。

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舊東家的設計,是將心臟復康和運動物理治療的健身室放在一起的。所以,伯伯一邊接駁著心電圖跑步機蹣跚前進,一邊會看見那些因為腳痛但又要跑步的阿兵哥在旁邊的跑步機馳聘。

就是這樣一幅奇怪的畫面,他在覆診時問醫生:「我可不可以跑馬拉松?」「正常」的醫生通常聽到問題,再考慮到伯伯連病發前都沒有認真跑過步,都秒殺伯伯「收皮啦」

但醫生也突然吐出一句:「Why not?」然後,伯伯繼續帶著物理治療師推薦的心跳紀錄儀(以當時2002的科技,一隻有這樣功能的胸帶加手錶都不便宜)然後慢慢加速、加路程、加步幅。一年後,他亮相新加坡渣打馬拉松,時間6:23:59。那年,他71歲。

隨後,他上癮了,開始到世界各地參與全馬賽事,還愈跑愈快。高峰時他更得到波士頓馬拉松75﹣79歲組別參賽資格,時間是5:13:03。

由他當初不想成為家人的負累,到現在他是新加坡跑界家傳戶曉的名字,心臟病和馬拉松,改寫了他的退休生活。

曾經有記者在訪談中問到他有甚麼訓練心得,也發現他對跑步傷患有特別的看法。特別是他不是要用比賽金和贊助糊口的他而言,他從不會在發現勞損的時侯仍然要死 跟訓練流程衝衝衝。他的跑步哲學是,馬拉松嘛,跑不了今年,總有下一年的。難怪他長跑長有。物理治療診所紀錄裏,好像從來沒有一次是因為他有腳痛來求診的 紀錄。

這個故事教訓大家,物理治療和康復,不應該將它一厥厥砍開,要讓病人看到康復後的各種可能性;另外,在攀登高峰的過程中,專業人員的一句說話,足以影響病人以後十多二十年的光景。fencing_150208-3

回到香港,也有名人在心肌梗塞後投入運動的,「品客叔叔」曾俊華一直是喇沙書院的劍擊教練,好幾年前他病發接受「泵波仔」後一個星期出院,但第二天已經看見他在劍館教個人課了。

誰在養生,誰在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