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 X Junior】團體球類運動,身體碰撞難免,但強調沒有碰撞、不准攔搶的巧固球,卻同樣節奏明快、刺激感十足。今期Sports Lecture就向大家介紹這項禮儀十足的運動!
足球用腳、籃球有個籃,光看「巧固球」(Tchouk ball)這名字,大家可會想到玩法是怎樣?答案就是「Tchouk」一聲。巧固球揉合籃球、排球、壁球等已有運動的特點,由瑞士生物學家Hermann Brandt於1969年發明。英文名緣於球撞擊球網的聲響,與法文「Tchouk」的發音相似,1977年傳入台灣後,被音譯為「巧固」。巧固球以教育為目的發展而成,比賽時禁止雙方球員有身體碰撞,亦不准攔截或阻止對方球員進攻,故亦被稱作「君子球」。
巧固球每隊7人上陣,場地兩端各設有一個仰角60度的正方形球網,以網為圓心畫出一個半徑為3米的半圓形,「3米線」內為禁區。
球員在「3米線」外將球射向網,將球反彈至禁區外而不被防守球員接到,即可得到1分;若對手成功接球,便可獲進攻權,策動進攻。若球反彈至禁區內或飛出邊線,防守方亦會得分。
規則:It’s all about「3」
要認識一項運動,當然要了解比賽規則。巧固球的比賽規則非常易記,除了球場兩端有「3米線」,不少主要規則也與「3」有關……
- 3步:球員帶球不可走多於3步。
- 3傳:每方球員最多傳球3次,3傳後必須射球。從底線開球時,開球被視為「0傳」,亦是唯一一個情況可傳球4次。
- 3射:球員可向球場任何一端的網射球,但每邊網最多可連續施射3次(兩隊合計)。
- 3人防守:防守時3名球員排成一行,中央稱作「細中」,主要負責防守,兩側球員分別為「左攻」及「右攻」,負責策動下一次攻勢。
- 3局:正式賽事為3局制,每局長度按年齡組別而定,男子成年賽事每局15分鐘,女子成年組則為12分鐘
裝備簡介
巧固球球員需要配戴的裝備不算多,有意入門亦不需花費太多添置裝備。球員戴上排球用的護膝,雖然該款特厚護膝在港未有發售,不過從台灣訂購亦只要港幣百多元。鞋子則為生膠底的室內鞋,一對普通排球鞋已可「走天涯」出戰不同場地的賽事。
巧固球與手球十分相似,比賽用球分為3種,12歲以下賽事使用最小的1號球,男子18歲以下及女子賽使用2號球,男子成年賽事則使用最大及最重的3號球。
台灣傲視國際賽場 港隊上屆亞太賽奪亞
巧固球在歐美十分流行,作為亞洲先軀的台灣,巧固球已被列入小學體育課,台灣隊的競技水平亦為世界頂尖,男、女隊在2017年穩踞世界第一,亦是應屆世錦賽及世界大學生賽冠軍得主。
巧固球約10年前引入香港,惟至今未算普及,雖然每年11月起均會舉辦香港公開賽,但參賽隊伍仍以大專隊為主。然而在緊絀資源下,港隊近年依然交出亮麗成績,去年於雲南舉行的「亞洲太平洋巧固球錦標賽」就奪亞而回。
有份出戰該仗的港隊主力余曉盈(Jessica),3年前受大學同學影響接觸巧固球,甚至放棄練習逾10年的羽毛球,轉攻此項鬥智鬥力的運動。Jessica形容有別於羽毛球的單打獨鬥,巧固球十分獨特:「在射球、防守方面倚重個人技術,但策動攻勢時,又需要和隊友配合,感覺很特別,既強調個人又著重團隊。最初接觸喜歡射球得分的快感,但漸漸發現,和隊友配合下成功防守,才是最有成功感。」
Jessica指目前香港男、女子訓練隊各有約50人,每次出外比賽會決選12人名單;去年亞太賽是港隊近年成績最好一仗,更令一班港將自發組成全港唯一專門推廣巧固球的「翔青體育會」。
除了每周恆常練習,今年更走入校園推廣。有見香港學生「怕波」,他們又特地引入軟式巧固球,利用基金撥款向小學提供免費教師培訓及器材;又計劃於全港各區進行名為「Tchouk走18」的快閃推廣活動。
圖、文:黃頴恩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19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130間中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並留下 學校、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旺角分店、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於今期開始亦新增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