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研討會探討科技創新體育發展



【體路專訊】第七屆 學生學術會議暨亞洲運動醫學聯會研討會於 12 月4至5日 假香港科學園進行。隨著科技技術如人工智能、雲端、區塊鏈及大數據分析應用加速發展,為配合未來運動醫學及科學之長遠發展趨勢,本年度研討會以「運動科技創新發展 邁向運動醫學及科學新一頁」為主題,探討創新科技在體育教育發展、提升運動表現及推動醫療健康三大方向中的應用。兩日研討會舉辦 1 節學術研討會、3 個分享環節及 4 個專題討論,吸引接近 100 位本地及海 外學生參與論文報告,接近 600 名運動愛好者及專業人士參與。

容樹恒教授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主席容樹恒教授表示:「近年有不少與運動創新科技 相關的研究及發展,提升運動趣味及競技運動成績。有見及此,香港運動醫學 及科學學會希望作為一個橋梁,並首次以運動科技為研討會的主題,將研究人 員、技術開發團隊及用家(如運動員及教練)連結,互相交流。兩日活動亦刻意 作出安排, 涵蓋精英運動員、體育教育及市民大眾,全方位探討發展方向。這 次活動只是開始,我們期待舉辦更多不同與運動科技相關的活動。」

以下為三個重點專題討論撮要:

應用運動科技 支援體育發展

相信大家都同意體育教育除培育運動技能外,還強調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正 面的價值觀及態度。在專題討論中,香港教育大學 健康與體育學系 高級講師 I 甘偉強(Kevin)表示,科技在體育應用已開始多年,簡單至運用不同電子量 度儀器進行體育課堂,甚至應用 STEM Education 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應用科技 來學習,提升學與教效能。香港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體育)王慶宜(Annie)亦表示,教育局積極支持推動體育與「STEM」教育之融合及培養學生 恒常參與體能活動的習慣。現時,不少中小學已把科技應用於體育課及相關的 體能活動中。NEX Inc. 共同創辦人宋安來(Tony)及香港欣學教育科技有限 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黃慶凱(Howard)在現場分享如何透過運動應用程式 將運動遊戲化及運動科技裝置協助體育課堂進行,將運動科技融入學生的生活中,達致運動生活化同時亦提高其趣味性。

利用運動科技 提升運動表現

運動科技能為教練及運動員提供更有效率訓練並兼具提升競技運動表現的能力。 足球教練陳婉婷認為,運用科技量度訓練數據,有助教練了解運動員狀態, 更有效率地制定比賽策略與運動員溝通。香港棍網球總會體能總教練黃思瀚(Wesley)表示認同,並分享在棍網球中如何應用穿戴式科技 GPS 分析訓練 及比賽,協助教練作更準確的訓練安排。香港欖球總會水平發展幹事(女子欖 球)袁健濠(Andy)表示,香港欖球訓練亦運用攝影儀器,有系統地進行數 據量度,分析結果可供運動員、教練、裁判及運動防護員或物理治療師使用。 香港體育學院賽艇總教練白勵(Chris)則分享賽艇作為對生物力學要求偏高

的水上運動,會在艇上裝置不同記錄儀器,透過整合所收集的運動數據如心率、 艇速及 GPS ,分析當中與訓練成果的關係,從多角度了解運動員狀態。香港初創企業 RaceFit 行政總裁麥君恆(Graham)則表示公司研發運動套裝,透過 人工智能(AI)及物聯網(loT)科技,把所得的數據會被傳送到雲端運算平台上運 行的程式進行全面分析,指出運動員在力量、耐力、靈活性、協調能力及平衡 力需改進的領域。

運動科技發展 推動醫療健康

運動科技除了提升競技運動的能力,對於推動醫療健康亦非常有幫助。近年大 眾對健康的關注度及運動知識提升,除了懂得閱讀 BMI 數據,更會留意自己的 體脂百比例及基本代謝率等數據。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Sam) 在論壇上分享生物電阻抗分析(BIA)在健康及體能上的應用,並如何透過 科技將其應用在社區層面。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湯啟宇教授(Raymond)及團隊與 7 個復康中心,16 位治療師共同研發出智能家居 AR 實時 復康指導訓練系統,讓有需要人士可在家中接受有效的治療。另一生活化科技 為智能發熱織物,KnitWarm 共同創辦人郭志雄(Stanley)認為香港溫差日夜不 同,冬天外出要帶大量衣服會比較不方便,有見及此研發了智能發熱織物,輕 巧方便,可隨著溫度而作出改變,非常實用。

資料來源: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