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被記者誤會了…… 估不到拙文可以惹毛了體育記者,當晚已經將《當體育記者這回事》上網。
讀者投稿
當體育記者這回事
【讀者投稿】讀過註冊物理治療師李慧明的最新專欄「體育記者的自我修養」,其中一段提到「香港的體育記者,可以如周星馳做演員,由外,到內,再到外」,李小姐又狠批體記沒有「做功課」,採訪是是旦旦,字字鏗鏘,令小弟看得入神。
體育記者的自我修養
【體路專欄】偶爾在《主場新聞》看到姚崢嶸的專欄,再拜讀他在專欄介紹的書。字雖然多,但不澀,在訓練營裏,三兩日已經看完一本他早前介紹過的The Sports Gene。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體路專欄】那天,他目送自己好兄弟的背影漸行漸遠,逐漸地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說,他捨不得他離開。可是他已無法改變事實,只能默默地祝福好兄弟在那邊取得成功。 別人說葛斯走了,蜜蜂兵團可要慘了。但他說:「不要緊,還有我和利雲度一起撐著。」 他不是逞強,他只希望這裡的人不要再為葛斯的離去而悲傷。為了失去的而悲傷,倒不如珍惜現在仍擁有的。
那些年,我跟波友在外邊渡過的歐聯夜
【體路專欄】記憶中有兩年的歐聯夜,我是在外邊看的,一次是07年利物浦對AC米蘭,一次是10年拜仁慕尼黑對國際米蘭。 07那年,朋友沒有變壞,我仍未長大;沒有APPS GAME,只有ONLINE GAME;沒有WTSAPP,只有同台SMS。那年,窮得只有一副玩極都不會感疲倦的身體。我跟波友早已商量好要到哪裡看決賽。
怪獸家長世界錦標賽
【體路專訊】以前唸小學時有家長日,中學時有家長日,大學呢?好像近年都要搞家長日,校長更要在簡介會利申,就算發現貴子弟談戀愛,都不會在早會上向其他同學公開其名字。
「小孩不笨」式的運動風氣
【體路專欄】早陣子,香港職業摔角手何顥麟在《體路》寫,新加坡人在健身室做自己、不敢hea的風氣教香港人既羨且妒。他問,為甚麼新加坡人總會擠出時間做運動,原因其實很簡單:人始終有惰性,風氣,都是逼出來的。
棒球界醫神?
【體路專欄】診所裏,每個運動員都在討論甚麼時候去看《KANO》。趁出差前一日假期,終於可以和他到戲院沾沾那可能已冷卻的熱血。戲中男主角手指頭擦傷破皮還是小事。我想起,棒球中最嚴重傷患,造就一代棒球界醫神。
志比天高
【體路專欄】他們個子不高;最矮的一個身高更不足一米;但是,他們每一個人,志比天更高! 走到街上,從來沒人會察覺。 就算他在你身經過,你也許只會認為他只是個小朋友。 誰又會想到他會是個「大朋友」?
凱旋血門——軍醫打假波事件
【體路專欄】香港大球場南看台入口,我們呷著啤酒吃著炸雞,排隊等看球賽。大球場只有每年這個時間才像搞比賽,其他時間都是「真的假不了」,入滿超過一半已經要劏雞還神的賽事。他等了太久,開始有點醉意,忽然問我,我有沒有曾經幫球會「打假波」。
香港體育政策─改變的機遇與阻力(九):總結
【讀者投稿】改變體育政策的討論擾攘多時,但真正高層次的體育政策仍然欠奉。更甚的是,政策討論陷入不同持份者角力的泥沼,因涉及場地資源、青訓模式(甄別過程涉及繁複而問題多多的程序)、體育政策規劃話語權等多個不能輕易磨合的議題。
來自星星的你
【讀者投稿】一閃一閃小星星,一顆一顆亮晶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巨星!如果你是巴塞隆拿球迷,你心中之星可能是美斯;如果你是皇馬粉絲,你心中的巨星可能是基斯坦奴‧朗拿度; 如果你是賽車迷,你會喜歡舒密加;若你是籃球迷,林書豪會是你心中的一顆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