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秋高氣爽,最適宜行山。香港有不少家樂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亦能輕易到達,而且路面經一定修葺,易行之餘又能欣賞美山麗水,絕對是近年「至潮」的周末消遣活動。睇發哥就知啦!山女都只係行咗山三年倒,希望同大家分享一些一般人都行到的山徑。
讀者投稿
《體育的哲者》
【讀者投稿】從事體育的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崗位及角色,朝甚麼方向追求、怎樣實踐,端視乎個人的稟賦、性格及修養,有人是天生的運動員,卻擔當不到教練的角色,有人是教練的人才,運動卻不一定出色。
【細說網壇】網壇新一哥
【讀者投稿】網壇盟主之位終於易手。自從2004年,過去12年,世界第1之位一直被費達拿、拿度、祖高域3人獨佔。來到11月的巴黎網球大師賽,4強的比賽,英國的梅利因對手受傷退賽,自動晉級決賽,於11月5日(排名11月7日更新)以總分10785分,首次成為世界排名第1,結束祖高域自2014年7月,兩年四個月的統領。梅利是英國歷來首位世界第1的球手。
【細說網壇】輸到盡頭還有愛
【讀者投稿】網球名將阿加斯曾經說:網球是生命的縮影,連各種術語,都使用日常生活的詞語— 優勢 (advantage)、失誤(fault)、破發球局(break)、發球(service)。每四分匯聚成一局,首先達六局,就會成為一盤,五盤三勝。就如時間,秒成分、成小時。每個球手,都由發球開始比賽,輪流每局發球。每人有兩次發球機會 — 犯了錯,每人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細說網壇】宿敵的浪漫
【讀者投稿】團體比賽,兩隊之爭可以橫跨數十年。個人運動,運動員生涯匆匆十年,兩個球員之間的對戰,是緣份。球賽如何激烈,觀眾都只是局外人 ; 萬千人中,只有你與我曾真正活過那些時刻。
從「消失」了的學界 B Grade 說起…
【體路專欄】2016-17學年,學界體育新界分區的部份球類比賽(主要是手球、足球、籃球及排球),將改以2組(甲乙組及丙組)進行;個別區域的實施情況會有所差異,例如沙西區的排球項目,仍舊以3組進行。這項措施,是2016學年結束前,由學體會比賽委員會發出投票意向書予所有會員學校表態決定的,並將於2016-2019年度實施。
誰想當小眾
【讀者投稿】每樣運動都有自己引人入勝的地方。我們不應貶低任何運動的價值, 每個運動員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非主流的運動, 只是未有很多同好者參與和未獲得大眾的重視。誰不想擺脫當小眾?
香港義工看里約奧運 (9) – 印象・香港
【讀者投稿】小時候,上課從課本上學過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書本上說香港吸引了世界不少地方的商人到來投資。又有不少旅客慕名而至,體驗中西文化下的香港。在這種氛圍下,不知不覺產生了一種優越感,認為香港跟倫敦或紐約一樣,人家一聽就明白。然而,在地球另外一面的巴西遇到的事,令筆者有新的感受。
【細說網壇】英雄做時勢 – 祖高域
有人說,時勢做英雄。英雄做時勢,難。祖高域一身好武功,好多人早已看好他,但他上場不是時候。當時, 網壇正演變成二分天下- 費達拿和拿度 – 的局面。他總是被極盛的費達拿和拿度比下去,多次於大滿貫賽事落敗。而球迷亦一早分開費、拿兩邊 。他霎時出現,打破局面,未獲球迷歡心。
「登峰造極,力求創新」- 評里奧競技體操新動作
【體路專欄】巴西里約奧運會剛落下帷幕,競技體操項目各項獎牌得主花落誰家,勝負已分。各國運動員亦已踏上歸途,凱旋回國。國際體操聯合會(FIG-國際體聯)剛於2016年8月30日,正式確認了早前在里約奧運會體操比賽中完成的男女子競技體操新動作。
東京奧運周期體操賽事列表
【體路專欄】國際體操聯合會於奧運期間召開了執委會會議,會議通過了東京奧運周期各項目的世界杯/挑戰杯系列賽賽期,有關消息在剛發行的國際體操聯合會會報第236號(FIG Bulletin No.236)中公佈。現經整理有關資料,供體操各界及愛好者參考:
寫運動員的人,背後有什麼故事?
【讀者投稿】奧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剛剛閉幕,一眾香港健兒於今屆賽事雖未能奪牌而回,但當中表現出的拚勁及體育精神,仍在大家心中揮之不去。焦點背後,其實每一則關於運動員的新聞都有體育記者的身影,多得他們的採訪及分析,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才不至淪為一個號碼或簡單一個成績,而成為活生生的故事。然而,大家對這班處身「幕後」 的人又是否感興趣呢?【今次,這句「加油」屬於你-- 記錄香港體育記者的故事】計劃(下稱計劃)策劃人曾詩敏(Vien)曾經是本地全職「體記」大軍一員, 希望是次展覽能成為大眾認識本地體育記者的入口,往後讀到每一則體育新聞時,記得內裡除了運動員的血與淚外,亦有記者的汗水滲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