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量越多越能「健心」嗎?

【體路專欄】有不同的研究和充分證據均顯示,體能活動有益健康,並有助預防非傳染性疾病,例如肥胖及過重、冠心病、二型糖尿病,以及隨年紀增長而發病率提高的認知障礙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等。恒常的帶氧運動和阻力訓練,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風險。

【體路專欄】肌肉抽筋 – 成因及應對方法

【體路專欄】肌肉抽筋(muscle cramping)相信不少愛好運動的朋友也經歷過,它可定義為一種暫時性、但劇烈而且痛楚的「不自主收縮」。抽筋對運動表現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輕則抽搐十數秒影響局部小肌肉,嚴重者可牽動全身肌群,並持續數分鐘甚至數小時以上。它除了常見於耐力項目外,也多見於爆發性的間歇運動中(如團體球類運動)。以下將介紹抽筋的科學因由和處理方法: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熱身運動的「ABCD」

【體路專欄】運動創傷防護員身兼多職,不但在比賽期間提供臨場支援,擔當防護的角色,亦會走入練習場地,分享運動醫學知識。近年不少大專及業餘或職業球隊,都有運動創傷防護員的身影,亦逐步擴展至中學的學界運動賽事。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常做運動讓大腦變得更健康

【體路專欄】千萬不要以為年輕,認知障礙症便離你很遠。如果你的心肺功能較差,患上早期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會明顯較高。日常足夠的體能活動能增強腦部益智及提升認知能力,有助減低日後患上認知障礙的風險。

【體路專欄】兒童及青少年進行阻力訓練安全嗎?

【體路專欄】近年本地健身風氣盛行,不少中小學校、體育總會和社區機構也添置健體設施,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阻力訓練的機會。多年來國外的研究清楚指出,於青少年發育階段進行阻力訓練有助強健骨骼和預防肥胖,長遠對提升身體運動能力(如力量、速度、和敏捷) 、專項運動表現和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也有相當好處。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隊醫之日常

【體路專欄】在球場中,隊醫(Team Physician)跑出球場為受傷球員檢查傷勢,使用冷凍噴霧(坊間稱為神仙水),然後球員便安然無恙般繼續上陣,可能是大部分球迷對隊醫的印象。在外國,隊醫普遍分為球隊醫生和球隊物理治療師;而在香港,隊醫通常都是物理治療師,如香港足球超級聯賽(港超聯)的隊醫都是由物理治療師擔任。

【體路專欄】訓練科學的藝術(The ART of Coaching)

【體路專欄】剛過去學年在大學碩士班教授了一科「訓練學」(Coaching Science),有幸與幾位本地資深體能教練和科研人員合作。當中,有一個有趣的概念一直貫穿整系列課堂,乃就是「訓練的藝術」(The ART of Coaching)。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愛好者的後盾 — 合作無間的運動醫學團隊

【體路專欄】在疫情的新常態下,運動場所動輒關閉數個月。當場所重開,運動愛好者往往因為體能降低和狀態下滑而增加受傷風險,甚至導致一些嚴重傷患(如前十字韌帶和亞基里斯跟腱撕裂等)。香港受到中西文化影響,在治療運動創傷的方式上,可謂五花八門。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是慢性痛症的良方?

【體路專欄】在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後,身邊很多親朋戚友都趁着社交隔離措施放寬的時間相聚。有不少長輩及年輕朋友,在言談間亦提及身上各種痛症彷彿因疫情而加劇了。有研究數據的結果與一般人的看法相似,由於新冠肺炎讓體能活動下降,不但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亦有機會引起或加劇慢性疼痛,情況值得關注。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骨折不只是「斷骨」

【體路專欄】不少運動員也曾受足踝骨折困擾,香港短道速滑選手朱定文就曾在訓練時不幸受傷,導致右腳腳踝嚴重骨折,錯失參與平昌冬季奧運會的機會,幸而他積極治療,克服了漫長的復康過程,終踏上北京冬奧舞台。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讓學童動起來!

【體路專欄】相信眾多家長及教師都希望學生在上課時能保持安靜,可是身體長期太「靜」,或對學童健康有長遠影響。靜態行為泛指以坐著,倚靠或躺著的姿勢進行的低能量消耗(不超過基礎代謝率的1.5倍)活動,其中包括使用電子屏幕和其他非使用電子屏幕的活動(例如坐著做功課或聊天)。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體能訓練New Normal

【體路專欄】隨著運動科學的發展,從前盲目地進行高強度和大量體能訓練的訓練模式,已經不合時宜。近年來,不少體能教練亦引進科技和各種數據來協助制定和監察訓練,讓訓練模式更能符合運動員的身體狀態及運動項目的體能要求。那麼,如何利用數據來制定針對性和科學化的訓練,從而達致運動不受傷及持續突破運動表現的目標呢?筆者將於下文簡介五個備受體能教練所廣泛使用的數據和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