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體育運動與公共健康的大趨勢

【體路專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幾乎每個人的生活也在某程度上受到影響,加上媒體日復一日的廣泛報道,令大眾的注意力都放在這個世紀傳染病上。不過,在奮力抗疫的同時,大家也不要忽視本地甚至全球均正面對另一個重大的健康挑戰—非傳染病。

【體路專欄】「如果堅持,不放棄,就算行也可以回到終點」

【體路專欄】在我的體育傳媒生涯中,數不清訪問過多少位運動人,當中各有故事,代表不同精神。而我今次寫的他,真算是我感受過最強正能量和生命力的其中一位。

運動心理學淺談(42):運動員如何實踐自我覺察?

【體路專欄】在很多關於運動如何影響自我(Self)或内在自我心理狀態 (inner self) 的研究中,大部分都集中於研究或陳述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的時候如何達到心流(Flow)的狀態,或者正念(mindfulness)如何減低運動員的心理壓力。

【見字「遊」水】出海時機宜「看風駛𢃇」

【體路冷知識】為推廣帆船運動,將這項老少咸宜的水上運動推廣給市民大眾,香港遊艇會特別於《體路》,推出一系列「運動冷知識」,將相關於帆船運動、卻又可能比較少人知曉的知識,以趣味方式和大家分享。《見字「遊」水》欄目逢周三會與大家見面,記得留意!

【體路專欄】擁抱生死 化悲憤為力量

【體路專欄】周日晚上,在辛勞工作過後去了紅館聽林二汶的演唱會,中途看手機傳來友人們的消息,資深演員廖啟智因為不敵癌病離世。記得以前看過林夕寫的一篇專欄,提到黃霑在生前曾跟他說,無事常相見。朋友無事常相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生離死別何時上門找你。如何才是對待逝者的最好態度?化悲憤為力量,帶著想念這個人的心情,努力地活下去。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如何融合「耐力訓練」與「體能訓練」?

【體路專欄】長跑、公路單車和三項鐵人等運動都屬於耐力項目,其特色是長時間和長距離。由於運動員需要有足夠的有氧能力及肌耐力應付比賽,因此,耐力項目的訓練量往往會比短距離項目較大。以馬拉松為例,業餘馬拉松跑手的訓練量可達到每週60至120公里,而專業的高水平跑手的訓練量甚至更多。雖然耐力項目的訓練強度比短距離項目為低,但大量耐力訓練對運動員的身體亦造成不少壓力。

【體路專欄】際遇不如「製」遇

【體路專欄】近年常聽到身邊的教練朋友慨歎球會的誰誰誰退出了球隊甚至放棄繼續打排球。有的人因為功課及考試的壓力,也有些人因為家人的反對、與教練不咬弦、自感球隊沒有發揮空間、隊友跟不上自己的步伐……原因五花八門,卻鮮有聽到球員談及自身的問題。當球員面對以上種種「困境」時,有否想過其實……「你盡力了嗎?」

【體路專欄】我想看你的失敗故事

【體路專欄】不是說「睇人XX最開心」,而是失敗的經歷,還有大家少看見的陰暗面,也有其價值。

【體路專欄】極速求生的舒適圈

【體路專欄】一年容易又三月,全球最多觀眾的賽車運動F1又預備要展開新一季,同時間已推出至第3季的Netflix紀錄片《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港譯《Formula 1:極速求生》)》亦在今個月中面世。樹懶真的比較懶,到今日仍未看畢全季共10集的影片。暫時看了約4份3,或許經過兩季以後也大約熟悉拍攝團隊的套路,也可能欠奉個人較期待有關車手在賽季因疫情暫停時的片段,說真的確沒有前季甚至上季般驚喜。但我仍頗期待看到之後紀錄哥桑恐怖意外的一集,也對之前一兩集有點感覺。

【見字「遊」水】帆船運動何謂人船合一?

【體路冷知識】為推廣帆船運動,將這項老少咸宜的水上運動推廣給市民大眾,香港遊艇會特別於《體路》,推出一系列「運動冷知識」,將相關於帆船運動、卻又可能比較少人知曉的知識,以趣味方式和大家分享。《見字「遊」水》欄目逢周三會與大家見面,記得留意!

【體路專欄】減少運動痛症復發關鍵:Return To Play

【體路專欄】一段時間沒有執筆,疫情期間的確對運動界別、治療及醫護界別,以及各行各業產生很大的冲擊與變化!從傳统面對面授課改為以Zoom(網絡形式)教學,對於我們需要技術訓練及現場指導(例如跑姿)的行業來說,的確是一項新挑戰!

【體路專欄】疫情下,泳池重開時應全面禁止放飛劍

【體路專欄】泳池重開,有人擔心會出現泳池群組。我們贊成重開泳池,當然有責任建議泳池要做足安全措施。游泳池除了游水的高手外,也有不少隱世高人,他們身懷絕技,一瞬間便能放出飛劍,有些更能連發數劍,他們播毒的能力,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