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到中年



【體路專欄】人生,需要追求終身志業,體育老師亦如是;然而,隨著年歲的成長、體能的下降、心力的消退,中年的體育老師,總會跟青年的時候有所不同,適應、轉化及更新,實在有其需要。

20170313-fusir

昔日在教育學院時,一位導師說,上體育課必須要有 I.D.E.A.,就是 Instructions, Demonstration, Explanation and Activity,畢業多年,筆者一直銘記於心,教學多年,亦一直貫徹這個理念。

不過,年齡漸長,真切體會到甚麼是力不從心。從前上田徑課,跨欄、跳高等項目,總會親身示範基本動作,如今就要『就住就住』;上體操課的時候,從前可以示範頭手翻及前手翻這些動作,如今做一個蜈蚣彈,亦已力有不逮,偶爾示範一個靠牆手倒立,也要向學生事先聲明,老師是長者,完成示範後,是會周身酸痛的啊!

褪色了的 Demonstration,體育課會是怎麼的模樣呢?或許,這是體育課的藝術,要由個別的老師自行探索了。

在教育學院修讀體育的那些年,學習得到的,都是一些偏向於技術層面的知識及技能,對於體育老師的生命成長,在啟發及指導方面,可以說是匱乏的。面對不同的人生階段,體育老師應當怎樣保持對工作的熱誠,實在值得探討一下。

筆者相信,體育老師不能『只說不做』,但是體育工作的實況,卻不一定需要老師示範及參與,那麼,老師應當怎麼透過親身的『做』,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呢?我認為體育老師應當是業餘的運動家,善用閒暇,持之以恆地鍛煉身心,讓自己保持一個體育人的活力。

回看自身,筆者也算得上是一位身體力行的體育人,自執教鞭將近三十載,一直保持跑步的習慣,三十過後,試過連續五年參與毅行者,年近四十時,重拾少年時的跑步情懷,每年以完成一個全馬為目標,近年又以習練詠春為樂,一切一切,就是讓自己的生活,在怎麼忙碌的工作歲月中,維持著一個『動』的狀態。

中年亦需要多些學習處『靜』,體育老師也不例外!面對人生的紛擾繁雜,學懂怎麼靜下來,不時回顧自己的過去、檢視自己的現在、展望自己的未來,讓生活充滿著某種的方向及意義,這才是真實的體育人生。

近數年來,我有幸成為了一些學生的啟蒙導師,透過教授文憑試體育選修科,在他/她們追求以體育作為終身志業的路途上,一同探索及彼此激勵。今天仍在教育前線的我,走了一條很不一樣的體育教學之路,這是筆者年青時從沒有想像過的。

另一樣年青時沒有想過的事,就是今天我成為了一位努力筆耕的體育老師。多年前曾經寫過網誌,偶爾亦會投稿,現在則在『體路』撰寫專欄,這多少有些文以載道的使命感,將我在體育方面的學習及感悟,用文字分享出來。

體育人,都應當有所追求。那些年修讀體育的時候,為了豐富個人的履歷,考取不同運動項目的證書,多年後回想,原來有一點點盲目;初為人師的時候,可以因為帶隊輸了一場比賽而耿耿於懷,多年後回看,畢竟有一點點看不清。人生,總會有點執迷不悟,也會有時豁然開朗,體育人生,是否也是如此?

疾筆至此,想起了一首基督教聖詩【向高處行】的副歌歌詞:

求主助我,使我穩健,憑信站在屬天高原,
我心嚮往更高之地,求主領我向高處行。

體育人生,向高處行,期盼我的體育工作,也有一種向上的精神境界。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