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淺談(17):精英運動員心理健康素養的干預方案



Photo credit : NCAA.org

【體路專欄】概念-有兩個概念,一是心理健康素養(Mental health literacy),是指「説明人們認識處理或者預防心理問題的相關知識和信念(Jorm, 1997)」;二是污名化(stigma),是指「針對於個人或群體的某些特徵或行為,社會群體由於偏見所產生的消極的思維、情緒或行為 (Watson, 2005)」。例如有心理症狀/障礙的人覺得別人會因此而看不起自己,這就是將污名化態度指向自己,伴隨出現自我低評價和自我低效能。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宣導通過干預來提升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素養、消除污名化態度,進而促進運動員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求助態度和行為。

干預設計

根據國際上已有研究及實踐的經驗,增加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素養是有助於對心理障礙/疾病的預防或降低其發生率。因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對精英運動員進行的心理健康素養干預計畫:

干預目標:通過干預來提升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素養、去除污名化態度,促進運動員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求助態度和行為。
干預內容:增加心理健康知識、學習症狀識別、去除污名化、促進求助態度等(見表1)。
干預方式:面對面授課、課堂討論、課後作業。
干預時間:共計5周,每週一次,每次課60-90分鐘。
干預效果評估:(1)所有參加干預計畫的運動員對該課程進行效果評估。評估問題包括:(a)你對整體課程在多大程度上滿意?(b)你認為整體課程在多大程度上有用?(c)你在多大程度上喜歡本次課程內容?(d)你在本次課程中學習了多少?(e)你認為本次課程內容有多重要?(f)你認為本次課程內容是否容易掌握?(g)你對本次課程內容有什麼改進的建議嗎?(Hurley et al., 2018). 採用李克特五點式,從1(完全沒有)到5(非常多)將用來評估此次干預效果。(2)對有關的教練員進行訪談,評估干預前後運動員在認識、態度及行為方面的改變情況。

干預提綱

表1:心理健康素養干預提綱

時間 干預主題 干預內容
1 介紹心理健康素養和心理健康概念 1. 介紹心理健康素養計畫

2. 介紹心理健康的內容

3. 精英運動員心理症狀/障礙的案例

2 識別心理健康問題和誘發因素 1. 介紹抑鬱的內容及其特徵

2. 介紹運動焦慮的內容及其特徵

3. 介紹競賽壓力的內容及其特徵

4. 介紹物質濫用(如煙酒)的內容、特徵及其危害

5. 介紹傷病、二次受傷的內容,以及心理應對策略

6. 介紹飲食障礙的內容及其特徵,以及如何健康飲食(Thompson & Sherman, 2007)

3 減少污名化和理解心理健康 1. 文化差異性(社會體制,價值觀)

2. 污名化的表現以及如何減少污名化

3. 對待心理健康的積極態度

4. 與重要他人(教練、隊友、家人等)構建良好關係

5. 訓練的自主性

6. 逆境應對(Kutcher, Bagnell, &Wei, 2015; Si, Duan, Li, Zhang, & Su, 2015)

4 促進求助行為、在周圍環境中尋求幫助以及自我幫助策略 1. 學習善用周邊資源

2. 尋求專業幫助

3. 保持良好睡眠習慣

4. 完成既定目標時的獎勵

5. 健康飲食

6. 學習放鬆方式

7. 保持活力(Breslin et al., 2018; Jorm, 2012; Si et al., 2015)

5 回顧與總結 1. 回顧每週課程目標和綜合理解本干預內容

2. 討論對待心理健康問題的態度

3. 討論遇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實際求助行為

未來趨勢

針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素養的教育性干預是當前運動員心理健康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與此同時,針對教練員、工作人員甚至管理人員的教育性干預也將成為未來的研究方向。精英運動員的心理健康保護與建設並不只是運動員單方面努力的行為,更是教練員、運動科學服務人員、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等多方面需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

(需要完整參考文獻的讀者,請聯絡學會或向作者索取。)

 作者:
姒剛彥博士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委員
香港體育學院高級運動心理學主任
前國際運動心理學會主席

卜丹冉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博士研究生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HKSSEP)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HKSSEP) 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 (如香港體育學院等) 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