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培育更多年輕「運動公關」 須從校園做起



得到CoCoon團隊邀請,筆者有幸與余振強紀念中學的學生分享,如何發掘自己優點發追夢。

【體路專欄】不經不覺擔任「運動公關」踏入第七個年頭,一開始大家對此新興職位感到好奇及不解,究竟工作內容是什麼?

在香港,任職「運動公關」的人不算多,若收窄到健身行業,1,200間健身及運動場地,有資源聘請全職公關的可能少於十間,但不要笑它們資源不足,因為強如籃總手持4,000萬cash,都「無Budget」聘請「運動公關」及社交媒體主任呢。

運動公關在香港屬於比較新興的行業,然而事實上在美國、中國甚至東南亞,這行業不是陌生職業,更是推動「運動產業化」其中重要一環。簡單來說,「運動公關」就是透過宣傳活動,為運動賽事及運動員爭取更多曝光率,讓消費者對賽事抱有一定期望,並使運動員「偶像化」,從而願意購買門票及周邊產品。

至於筆者自成為「運動公關」以來,曾合作過的運動教練及運動員超過300位,包括轉介工作、提供創業意見、安排媒體訪問提高曝光率、爭取運動產品贊助、打造其KOL身份、培育他們成為導師等,不但可延長他們的職業生涯,更可助他們的職業技能變得多元化。

要讓健身行業出產更多「運動公關」,要做的是不斷播種。筆者在過去三年曾與不同院校及NGO合作,包括香港都會大學、聖若瑟書院、青協、香港輔導教師協會、花草導師團等合作,先後舉辦實習計劃及公關媒體班,期望讓學生提早了解「運動公關」的工作,或許會令他們畢業後樂意投身運動產業。

因機緣巧合認識CoCoon團隊,他們除邀請筆者所屬的體適能學院在今年暑假提供實習名額外,早前更邀請我參與「賽馬會浩觀青少年創業培訓計劃」,到位於何文田的余振強紀念中學分享「運動公關」的苦與樂,以及如何發掘的創業特質。

每次我到學校與學生分享時,總會把「失敗」掛在嘴邊,希望他們明白,一個創業家,背後是經歷過多少次失敗,才有機會登陸到山峰。

沒有自信及對自我感到懷疑(如外貌、技能)是中學生的正常特質,筆者今次亦向余振強紀念中學近100位中四及中五學生分享,在整個求學生涯中,我在成績及運動表現上不算突出,有小聰明但在讀書上得不到要領;超級熱愛籃球卻未能入選校隊;有喜歡的女生但追求失敗。

同時我也發掘出自己的優點,如「樂於助人」、「不計較」、「樂天」、「不容易放棄」,亦堅持自己喜歡的事。

記得小學時的夢想是可以創辦一本NBA雜誌,到後來覺得這個目標難度太高,便降低要求,如果能成為NBA專欄作家都心滿意足了。

所以當我於2010年6月捨下港聞版記者身份時,嘗試「叩門」香港報章體育版,看看有沒有一個成為專欄作家的機會,結果屢試屢敗,原因很簡單:(一)我不是體育版記者、(二)沒有採訪NBA的經驗及人際網絡、(三)沒有名氣

當時我相當認同對方拒絕我的原因,但又不禁納悶香港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無經驗就無機會,但無機會又點會有經驗」?

最近年紀比我小一倍的中學小師弟、聖若瑟書院籃球隊隊員胡銘康(右)在等候放榜時,也申請成為實習運動公關,期望從中得到職場經驗,更有助應對大學生活。

最後我寫一篇4,000字長文,並發電郵給台灣雜誌Hoop Taiwan,最後得到總編輯王承文的厚愛,成為台灣雜誌第一位香港專欄作家;也是這個機會,讓我可以「回歸」到香港,在報章及網媒寫寫NBA,甚至成為財經及創業專欄作家。

分享這些經歷給學生,不是想說自己有多利害,反而是想鼓勵他們,原來一個「好廢」的人,都有個人獨特的優點,關鍵是你對自己的夢想有多堅持,及其他人給予機會時能否好好把握。

請記住,不要跟自己Say No!

文:邱益忠
(AASFP運動公關|NBA專欄作家|創業顧問|運動經理人)
Instagram:gordon_k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