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安心出游 ─ 認識危險海洋生物



【體路專欄】炎炎夏日,最佳的消暑方法莫過於碧波暢泳,在水清沙幼間和陽光玩遊戲。香港三面環海,境內有大小沙灘不下數十,加上離市區咫尺可及,每逢週末假日,例必人頭湧湧,擠得水洩不通。在暢泳與弄潮之際,除了要留意身體狀況、天氣變化和潮湧之險外,也要注意水中的生物有時亦能帶來傷害。

一般來說,海洋生物的傷害主要是螫傷、咬傷和食入引起的。螫傷包括純粹物理性的刺傷,以及水中的生物釋放毒液隨着傷口進入身體引起中毒。咬傷是指水中兇猛的魚類,因為覓食或自衛所引起攻擊受傷。至於食入引起就指進食海產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雪茄病毒、麻痺性貝毒、河豚毒素中毒等。本文主要討論首兩點。

幸好香港水域內有毒的海洋生物種類不多,有毒的品種絕大部份是從鄰近水域遷移過來或非法進口。處理有毒的螫傷,最重要是終止毒液擴散,治療身體局部反應或損傷,和醫治全身反應。實際應用方面,隨時準備作出搶救,另外亦要留心過敏反應。傷口處理方面,除了清洗包紮外,亦要考慮給予傷者抗生素以對抗源於海洋的病毒及細菌,當然不能忘記注射破傷風疫苗。

水母

水母是水上活動人士最常見的敵人,一來是牠近乎透明,不容易被察覺;二來是牠的觸鬚可長及數公尺,殺傷範圍大。牠的觸鬚上有無數的刺絲囊 (nematocytes),當觸鬚接觸獵物時,觸感會刺激刺絲囊向外反出,彈出刺絲刺進獵物內釋放毒液。即使觸鬚折斷,也無損當中刺絲囊的功能。這樣能夠確保獵物即使受傷後掙扎,甚至扯斷無數觸鬚,亦能受到最大的傷害。因此,對游人來說,受傷程度主要取決於觸鬚與身體的接觸範圍。

(圖一:水母刺絲囊)

病狀是接觸部份會立即有刺痛感,傷口會出現紅斑和水泡,仿如被鞭打的傷痕。有的會有丘疹或膿皰,嚴重的情況會發生胃腸功能紊亂、肌肉痙攣、呼吸窘迫,甚至心血管衰竭。

即時處理方法是盡快離開水面,使用醋酸或食用醋抑制刺絲囊。小心移除留在傷口上的觸鬚,可以在傷口上灑上細沙、蘇打粉或麵粉,然後用卡片或刀背把觸鬚輕輕的刮掉。另外可以用海水輕輕的沖掉留在傷口上的刺絲囊,但要小心確保取水的地方沒有殘餘的觸鬚。千萬不要用清水、酒精或阿摩尼亞清洗傷口,又不要大力擠壓傷口,因為這樣會刺激殘留的刺絲囊,彈出更多刺絲,會造成二度螫傷。若出現嚴重不適症狀,又或螫傷之處是面部或眼部,應立即求醫。

海膽

海膽的傷害有兩方面,牠的尖刺帶有毒液,折斷後會嵌入傷者體內引起炎症。另外是鋏棘(Pedicellariae),這些器官位於海膽和刺的表面,並充當鉗口夾住獵物。和水母觸鬚一樣,鋏棘與本體分離後,仍能繼續發揮作用。所以每每有傷者出現與創傷不成比例的強烈疼痛,而疼痛可以持續幾個小時。

(圖二:海膽鋏棘)
圖片來源:https://www.nhm.ac.uk/our-science/data/echinoid-directory/intro/softped1.html and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SM_V27_D376_Pedicellariae.jpg

處理方法是小心移除突出的尖刺,將傷肢浸泡在熱水中(大約45.0°C)讓毒性分解。尖刺上帶有紫黑色的色素,會在皮膚上留下痕跡。色素會在48-72小時內被吸收,若三天後仍見有痕跡,那可能傷口嵌入了尖刺碎片。如果尖刺嵌入關節、神經或肌腱中,就需要進行手術移除。

海蛇

相對於陸上的親戚,海蛇體型較為嬌小,平均長度只有一公尺,但牠所含的毒素卻是陸上親戚的數倍。被咬中毒後,輕則會噁心和嘔吐、周身無力、肌肉僵硬和酸痛。重則身體麻痺(從傷口蔓延)、言語和吞嚥困難、呼吸窘迫、心力衰竭、抽搐和昏迷。

處理方法是包紮及穩定傷肢,限制傷者活動以防止毒素擴散。千萬不可試圖𠝹開傷口放毒或以任何形式吸走毒素。需緊密監察傷者,儘速送院治理。

織錦芋螺 (Cone shell)

驟眼看牠像是一顆休閒地躺在海底無傷大雅的蜆殼,但事實上牠是無情的肉食性掠食者,並擁有高度發達的毒液輸送系統進行狩獵和防禦。牠有一個可伸宿的長鼻(probiscus), 從殼身的窄端伸出,可以達到殼身的大部分表面。長鼻有牙齒,可以穿透獵物並注入毒液。毒液由兩種物質組成,一種會干擾神經肌肉活動,導致持續肌肉收縮,另一個消除肌肉纖維的刺激性,導致肌肉癱瘓。泳客或潛水人士受襲後,肌肉會抽筋或癱瘓,導致遇溺。

(圖三:織錦芋螺)
圖片來源:https://i.pinimg.com/originals/24/33/21/243321bef106a1012aa1ecf812089fd8.jpg

鯆魚

在香港水域內常見約有15種,主要分佈在西貢內,牠們通常棲息於珊瑚礁內的淺水區。大多數傷害發生於受害者在不知不覺中踩到牠們,刺激了牠們的防衛反應,把長長的尾巴向上及前一撥,將多達四根帶毒的尖刺刺入受害者,在傷者的腳或小腿𠝹出個刻骨割肉的傷口。毒液亦會在傷口帶來與創傷不成比例的強烈疼痛。若然擴散開去的話,可以引起肌肉痙攣、癱瘓、低血壓及心血管衰竭。曾有報道,有潛水人士與鯆魚上下平排潛行時,遭受其尾巴擺動而傷及胸腔深處,繼而死亡。

(圖四:鯆魚)
圖片來源:https://www.aquariusredang.com/blog/sting-ray

魚類

有毒的魚類約有200多種,牠們通常棲息在淺水區,尤其是珊瑚礁周圍。常見的有毒的魚包括獅子魚、石頭魚、石崇、坑鰜和鯆魚。當中,石頭魚可能是最危險的,因為它們的毒液常常被用來與眼鏡蛇的作比較。

(圖五:石頭魚)
圖片來源:https://sites.google.com/site/stonefishsynanceiaverrucosa/website-builder-about and http://ourmarinespecies.com/c-fishes/stone-fish/

成年的石頭魚可以長到30公分,並擁有13條非常強壯的背刺。當背刺受壓時,毒液就會從旁邊的兩個毒腺通過導管排出。毒液會引起強烈的血管收縮,因此毒液會留在傷口附近位置,引起劇烈疼痛。毒液是一種肌毒素(Myotoxin),會影響骨骼肌、不隨意肌及心臟肌的功能,導致肢體癱瘓和心肺衰竭。不幸受傷後,應把傷肢浸泡在熱水中,讓毒性分解。若有擴散跡象,就需要使用血清中和毒素。

除了放毒外,有些魚類牙齒非常鋒利,如鯊魚、油𩺬、牙帶、海浪和雞泡魚等。牠們如遭騷擾或觸摸,便會咬人,造成嚴重受傷。在水中流着血的傷口不是説笑的,很多時傷者是因為失血過多致死,又或是失血影響神志,導致遇溺。因此在接近他們時需提高警覺,避免意外橫生。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郭永康醫生
香港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學會 醫生委員會 委員(2020-22年)
急症專科醫生